发挥代表作用 助推项目建设“加速跑”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6-05

武宣县黄茆镇人大创新监督方式方法,以“望闻问切”四诊法实施精准监督,助力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为武宣高质量建设“三城三区”贡献人大力量。

眼观六路,深入一线“望”民情。坚持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以4个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领头雁”作用,组织开展各级人大代表“大调研”活动,深入村屯“望”社情村貌,“望”产业发展,“望”基础设施……人大代表们在“行走”中主动看问题、摸实情,做实做细调查研究,找准群众所思所想,充分了解8个行政村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在武忻高速公路、柳梧铁路建设中存在哪些需要协调处理的遗留问题等,通过实地察看发现各类问题10多个。该镇人大主席团收集后,及时将相关问题转交镇人民政府研究,为助力解决群众的项目建设需求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完成问题整改8个。

耳听八方,广开言路“闻”民声。通过开展人大代表走访选民活动、代表小组活动等方式,倾听民意、收集民情、反映民生。如上额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到各村屯走访,收集到群众关于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农业技术培训、水利沟渠维修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关于上额村囡下额那某田片渠道修复的建议》等4条建议。同时,扎实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深入了解村屯项目建设需求,收集关于水利沟渠维修、道路维修建设等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3条。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经人大代表联络站汇总整理并上交镇人大主席团研究审议,再由镇人大主席团转交镇人民政府研究办理。

直面难点,剖丝抽茧“问”对策。黄茆镇人大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问”贯穿项目监督始终,围绕座谈交流、视察调研等方式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询问,养成“敢问、勤问、细问、善问”的优良作风,以“问”促改、以“问”提效。

“请问,柳梧铁路项目(武宣段)施工方重型车辆运输导致原有的道路破损,项目施工方是否有什么措施进行常态化的修缮?”在深入推进武忻高速公路、柳梧铁路(武宣段)项目建设过程中,黄茆镇人大聚焦征地拆迁、排水渠修建、损坏道路维修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专题询问,以专题询问意见的形式收集并向镇人民政府转交意见建议4条。“请问,当前我镇在春耕期间,面临的用水需求较大,原有的一些农田水渠损坏,镇人民政府是否有什么措施进行维修建设,以便畅通排水渠?”在深入推进春耕生产过程中,黄茆镇人大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农田水利沟渠维修建设问题进行专题询问,收集并向镇人民政府转交意见建议5条。

联动监督,把准问题“切”症结。黄茆镇人大高度重视监督工作“后半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开展持续监督、跟踪监督,找症结、开良方、解难题。实行“人大+纪委”联动、代表网格化参与的监督模式,将高速公路、乡村振兴、“一事一议”等方面的建设项目以及人代会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作为重点监督议题,累计开展联合监督6次,提出整改意见6条,确保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监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一体推进。围绕专题询问提出的问题,开展“回头看”视察调研4次,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专题调研应询单位整改情况,确保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多种监督方式,全镇4个乡村振兴和“一事一议”项目顺利完工,4个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2个柳梧铁路(武宣段)项目建设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批事关社会稳定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路、民心渠建设需求得到有效落实,实现了项目建设和民生需求“双赢”局面。

文字:覃金芳 

初审:梁仕志

终审:廖桂华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