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业振兴路上的“拓荒牛”

——记合山市北泗镇六龙村人大代表韦永冠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6-03

“我希望以后提到六龙村,大家除了‘非遗’文化还能想到它的产业。”自2021年担任合山市第十届、北泗镇第三届人大代表,六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韦永冠就暗暗在心里定下这个任期目标。

北泗镇六龙村是合山市的“明星村”之一,具有600多年的民俗文化和乡土文化底蕴,以壮族婚嫁习俗、龙王武术等“非遗”文化为特色“名片”,然而农业基础却一直比较薄弱,多年来以水稻种植和种桑养蚕为主,缺乏“拿得出手”的产业。上任伊始,韦永冠就深知肩上的重任,他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和村干部的双重身份,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共同探索谋划六龙村的产业振兴路子。

让出自家庭院,打造议事阵地。“村内想发展什么、能发展什么,需要多听听群众的想法。”为加强与群众的交流,韦永冠将自家庭院打造成民生议事阵地,并设立网上“人大代表意见收集窗”,群众通过扫描“人大代表意见收集窗”二维码即可随时向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2022年以来,韦永冠几乎每晚都在庭院与群众交流,并利用议事阵地召开群众会议20余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3条,作出流转土地引进企业、修建产业路、完善农田设施等涉及产业发展决策10余次。

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发展基础。韦永冠将土地盘活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着力破解农业规模小、布局散、竞争弱的“通病”。他先是发动和依靠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整合清桉地、闲置地、撂荒地及良田共200亩进行流转,打造六龙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帮助村集体创收9万元。紧接着,将村内178小块共169.48亩土地合并为13大块,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小散弱”和土地撂荒问题,夯实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基础。为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韦永冠还积极向上申请资金,对350亩农田进行改造提升,配套建设水渠3500米、田间道路3000米等基础设施,有力保障了粮食生产。

探索农文旅融合,激发产业活力。“受土地、人才等资源限制,六龙村的农业发展仍比较有限,必须想办法把我们的文化优势发挥出来。”韦永冠多次召集村干部、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一起谋划农文旅融合思路,最终决定将“发力点”放在龙王清泉这一天然优势上,通过整合“壮族婚嫁习俗”“龙王武术”“龙王舞狮”等传统民俗文化资源,2022年通过竞选积极争取到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地六龙村。为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韦永冠发动人大代表利用来宾市“代表在线”APP平台提出建设龙王农文旅项目、打造龙王清泉景区等意见建议,争取到上级资金支持450多万元用于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和完善基础硬件,利用春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舞龙舞狮、龙王武术表演、壮族婚嫁习俗展演等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吸引游客约2.5万人次,每年为村内创收约15万元,拉动了周边消费,丰富了乡村旅游新业态。

“群众选择了我,我就不能让他们失望。”这是韦永冠对自己的要求。在他的带领下,六龙村产业已初显成效,于2023年荣获2022年度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优秀试点村、广西第一批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来宾市“党旗飘扬•五星争辉”产业振兴星级村等称号,龙王清泉景区获评自治区三星级旅游区。然而,这些成绩并未让他停歇开拓的脚步,韦永冠说:“发展壮大设施农业、加快撂荒山头的利用流转、策划农文旅融合特色节目......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文字:兰就芳

初审:蒙日宝

终审:陆   康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