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持续”护好“灵动水城”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5-31

初夏时节,行走在黔江河畔,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碧水清流,武宣市民们徜徉在片片绿意之中,或端坐小憩,或赏花拍照,或运动健身,或欢歌曼舞,尽情享受惬意的绿色生活。

这些幸福惬意的生活离不开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的主动作为。

近年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坚持依法履职,通过“三个持续”助力护好“灵动水城”,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共绘优美动人的生态画卷。

持续用力 以水为脉守好“水生态”名片

从2016年起,黔江河该如何保护、如何管理、如何发挥作用一直是武宣县人大常委会一直关注的重点。围绕提升黔江河水质的难点和堵点,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调研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创新与县政协专题调研沿江沿湖开发利用保护情况。

2021年换届后,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没有按下暂停键,继续剑指黔江河水质管护,先后开展了“我们的水•千名人大代表守护绿水仙城”为主题的视察、现场问政问症问智问计活动;结合大兴调查研究活动又组成调研组对七星湖规划、开发、保护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还常态化每年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治理工作报告。

针对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大保护治理、做好新江河管理规划”等建议32条,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立行立改,近五年,共投资1.2亿元建设、提升县城区排水排污管网;全面推行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制责任体系,落实河(湖)长305名,日常巡河已成为常态化;黔江(武宣县城区段)入选广西幸福河湖名单,武宣县城集中式饮用水达标率100%,地表水黔江勒马断面长期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万亩生态湖面初步形成,新兴滨湖城市雏形初显。  

持续发力 以水聚魂挖掘“水文化”名片

为发挥规划在城乡建设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擦亮“水文化”名片,先后听取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武宣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修编以及相关下位规划的编制、实施情况和国土空间规划修编情况等9项关于规划方面的工作报告,作出了《七星湖保护区内用地规划执行情况》等9份审议意见并跨年度进行跟踪督办,助推了县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武宣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武宣县七星湖水系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工作方案》等,对利用黔江河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总体规划。

针对如何深挖“水文化”,县乡两级人大先后7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七星湖体育综合体开发、建设和保护等”视察活动,在此基础上,县人大常委会还专门听取了七星湖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推进情况的报告。对县乡两级人大提出的“要利用好武宣县现有的丰富水资源,做强做优‘水上运动’文章”等16条建议,县人民政府照单全收。

近年来,武宣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后形成的山水湖泊景观为支撑,深度挖掘黔江、七星湖“一江一湖”资源优势,建成了来宾市首座国家级水上运动场馆七星湖综合体育综合体,国家级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初具雏形,“国字号”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在2023年时首次达到61米正常蓄水位;相继成功举办了广西龙舟邀请赛、“奔跑吧广西”生态马拉松系列赛、迎学青会2023武宣自行车环城赛、国际级中国•东盟“一带一路”•武宣2023尾波滑水嘉年华、首届“魅力黔江”全国千人畅游活动、全国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皮划艇(静水)和赛艇两个项目比赛等赛事。

持续出力 以水兴旅用活“水经济”名片

为让武宣黔江河生态“好水”变文旅“活水”,做好“水文章”,激活“水经济”。

一方面,该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对全县全域旅游工作进行监督,在对全域旅游开展专题视察和听取审议该项工作报告后,在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又对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并持续跟踪督办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在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及文旅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武宣先后出台制定了《武宣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等一系列旅游规划“组合拳”,明确提出了以七星湖景区为核心,将武宣打造成集文化体验、运动游乐等为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胜地,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品牌打造、资金投入等方面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发挥人大代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走访群众、收集民意,经过整理在人代会期间提出了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讲好武宣故事等方面提出建议意见11件。此后,在人大代表们的牵线搭桥、助推下,黔江左岸文化景观带、七星湖沿岸景观带也已初步成型,沿江景观标志性建筑——大藤峡博物馆主体工程实现封顶。

与此同时,武宣县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请缨,景点打造、项目争取、活动策划,哪项工作需要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当好文旅开发工作的“策划员”“作战员”。如市人大代表黄志芳、县人大代表覃金慧等率先垂范,主动参与策划在七星湖综合体举行的桨板、平台舟等水上运动、灯光秀、泼水节、水上闯关、“万人拔河”、非遗表演“打铁花”等活动。仅2023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达594.8万人次,同比增长62.9%,实现旅游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78.1%,均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继续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把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人大依法履职的重点,综合运用专题调研、听取报告、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等多种监督方式,多管齐下、献策聚力,在护好“灵动水城”中贡献人大力量。

文字:滕少娟 

初审:李珮珮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