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大“联络站+”模式 打造代表履职新阵地
今年以来,石陵镇人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人大联络站作为“主阵地”,将人大工作与宣传、议事、调解和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深度融合,探索出人大“联络站+”模式,助推代表履职提质增效。
创新“联络站+宣传”,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宣传作用,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人大代表进村(社区)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法规,作好政策宣传解读,目前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2次。石陵镇人大还鼓励代表将本职工作和代表履职相结合,将代表接访改为代表“下访”,深入群众家中,把倾听民意和宣传政策结合起来,形成了以联络站为切入口,联络站组织、代表带头、群众响应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创新“联络站+议事”,畅通代表民意渠道。“蔡老党,我们家门口路面上的排污坑破损了,我年纪大了,没办法自己张罗,请您帮着我们解决一下。”“外刁山石场施工车拉石头压对原来的路基烂了,有少许石头滚落到甘蔗地里面,施工道路没洒水,道路灰尘看不见人,影响道路安全,我们希望建路要和原来的路面一样高,太高会影响我们耕作,请帮我们解决这一难题。”走进石陵镇各村屯的村民小广场,时常能见到人大代表拿着笔记本,与村民围坐在小板凳上攀谈聊天,搜集群众反馈各种各样的民生琐事。这是石陵镇人大积极探索建立人大代表“移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做到“哪里有群众需要,人大代表联络站就搬到哪里”,通过“板凳议事”让人大代表走到房前屋后、村民广场,面对面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打通代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代表联系群众更有温度、深度、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板凳议事”活动12次,收集民情民意20条。
创新“联络站+调解”,激活基层治理动力。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代表接待日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优势特点,组织人大代表协同相关部门走访入户、走进群众中去,使矛盾解决在当下、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石陵镇人大代表依法依规参与化解各种矛盾纠纷32起,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难题,全面激活了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创新“联络站+活动”,拓宽代表履职渠道。积极组织开展“人大代表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进选区履职”活动,以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文明城市、安全生产等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代表视察调研、联络选民活动,助力石陵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积极开展了“人大代表送温暖”“人大代表为群众办实事”等代表履职实践活动10余次,进一步拓宽了代表履职渠道,充分彰显了人大代表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创新“联络站+乡村振兴”,促进代表履职实效。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阵地,积极探索代表联络站功能多样化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以“人大代表+网格员”为突破口,鼓励人大代表下沉到辖区网格,为项目落地献计献策。今年以来,石陵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在重大项目建设、旱改水项目整治整改、糖料蔗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石陵镇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鲜活的代表力量。
文字:罗莉兰
初审:罗莉兰
终审:韦韬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