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产业发展 武宣人大这么发力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5-29

近年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创新监督方法,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以人大作为助力农业农村工作走深走实。

精心谋划部署 精选监督议题

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法治属性,主动融入大局,坚决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2022年以来,先后围绕蔗糖产业发展情况、产业振兴联农带农富农工作、林业产业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重要领域开展专题调研。

在开展林业产业专项调研时,调研组成员分别到三里、禄新等乡镇和永典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统筹使用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在调研中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还收集到群众如“林下经济挖掘不够,果林下种植、养殖较少,土地效益发挥不够”“林业产业链条不长,全产业链尚未形成,林产品加工短板突出,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偏低”“专业人才匮乏,人才引进留用比较困难”等建议。在调研报告中详细罗列了林业产业6个方面短板问题,同时“对症下药”提出要强化统筹谋划、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科技支撑、资源利用等意见建议,更好地为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促进全县林业产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监督举措 打出精准“组合拳”

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将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中的环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民族团结等工作列入重点监督事项,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视察、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方式,2022年以来组织区人大代表开展监督10余次,提出审议意见40余条,切实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该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市人大提出的“乡村振兴,人大同行”三年专项行动,以“专题调研+外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了专题监督,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创城工作,聚焦美丽乡村建设,以“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满意度测评”的方式对全县环保工作开展监督,提出意见建议8条,形成交办意见转交县人民政府办理,并持续跟踪,督促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组成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提升了工作质量,以实际行动体现人大“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的工作理念。

“真没想到,霞山屯的桥修好了,今后村民出行再也不受天气限制了。”“现在我们在家门就可以帮老板摘辣椒了。”“周末带小孩来体检摘杨梅,孩子们可开心了。”一件件实事,印证了武宣县人民政府始终服务于民、实干担当的坚实足迹,也折射出了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的担当和作为。

发挥代表作用 交出履职“新答卷”

“在发展产业时不能盲目地发展、跟风地发展,要根据土地性质、土壤土质、市场需求、群众意愿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认真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整治,走绿色、生态农业道路,探索秸秆利用新模式,加强农村污水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根据不同的分工,县乡要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村干部更好地吸收知识、提升能力。”

乡村要振兴,人大代表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动员五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以“活动在一线开展、建议在一线收集、监督在一线实施、风采在一线展现”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振兴•代表助航”活动,组织引导县乡两级近千名人大代表投身农村农业最前沿,累计兴办实事500余件,协调落实各类项目60多个。同时,依托乡镇人大代表之家、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广泛开展走访、接访等活动,广泛收集农村群众、农业业主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2023年,收集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意见建议100余条。通过现场督办、听取汇报等督办方式,围绕政策配套衔接、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内容,对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建议意见进行督办,切实推动人大监督成果落地落实,全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此外,该县人大常委会还研究提出了建设人大助力乡村振兴北回归线产业发展示范带、城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带、“文旅+”发展示范带、三江口特色农业示范带等四条示范带,四安村、卜玉村、石耈村等示范点的成功创建,折射出了该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的担当和作为。

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厚望。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采取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用实际行动扛起服务大局促发展的履职担当,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书写了人大精彩篇章。

文字:滕少娟

初审:覃大任

终审:李珮珮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