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四强”打造代表联络站 绘就民生新图景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5-08

今年以来,兴宾区石陵镇人大注重发挥各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坚持以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为目标,以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为“连心桥”,创新推出“四抓四强”工作新模式,绘就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新风景”,以人大高质量服务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幅温暖的民生图景正徐徐展开。

抓阵地强堡垒,构筑代表履职“新动能”。石陵镇人大坚持“三化”管理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不断构筑代表履职服务的“新动能”。一是站点建设“标准化”。以石陵镇三山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试点,按照“十有”标准,从固定活动场装修、专用办公用品配备到工作机构设置等多个方面推进实体平台建设提档升级,切实改善了代表执行职务的环境,促进代表活动的开展。二是机制运行“规范化”。实行“建议转办、属地即办、区管上传”的分类分级办理流程;建立“代表建议收集信息员”制度,发挥村委干部、队长、网格员贴近群众优势,及时收集选民诉求,联络员逐条分析、研究、汇总、整理后,根据进站代表职业优势、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有针对性地将意见建议转交代表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加强跟踪督办,推动问题解决。

抓队伍强素质,提升代表履职“新活力”。石陵镇人大强保障、搭平台、建机制提效能,在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上下功夫,努力做代表机关的为民服务者。一是完善代表履职平台,力促代表“有为”。强化代表经费保障,将人大代表年度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为代表履职提供保障。健全代表培训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各联络站的人大代表进行全覆盖培训,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二是加强代表意见办理,力促代表“乐为”。完善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办法,建立分类交办、成效测评和承办部门“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责任”的“五定”办理机制,推进意见建议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三是创新代表监督机制,力促代表善为”。探索“专题问询”监督机制,不断提升代表履职“新活力”,对重大民生项目、环境治理、社会治安等进行专题问询监督,加大专题问询频次,让监督更加精准高效,用询问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在人大代表专题问询监督下完成福山村委双高基地建设、陈村旱改水项目土质的提质增效,三山村委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有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抓创新强服务,开辟代表履职“新通道”。石陵镇人大创新机制,探索“网格+数字”的服务模式,开辟了代表履职“新通道”,扩宽了民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实施履职管理“网格化”。按照“属地就近、人岗适应”的原则,将人大代表编入各自选区网格,精心打造“一网情深.服务为民”的代表履职特色品牌,推动服务进网格、履职进网格,通过接访、上门走访等方式,让代表“直抵基层”。2023年,共接待群众6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8条,办理答复18条,实现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有力推动了群众满意度的提升。实施履职服务“数字化”。积极探索“网络接待”的“网联”新模式,借力于石陵镇乡村数字治理APP平台、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平台,建立“菜单式”的管理模式,通过下单、接单、派单、评单等方式,实现代表意见“直通”机关,拓宽选民群众表达诉求渠道。

抓引领强产业,扩展代表履职“新领域”。抓住基层能人这些“关键少数”,就抓住了新时代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服务提质增效的突破口,找到了高质量服务的活水。石陵镇人大坚持基层能人带,深入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改善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领域合作,发挥人大代表“致富能人”“产业大户”的优势,鼓励引导代表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切实发挥代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带头作用。石陵镇辖区内的四级人大代表陆敏红积极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在三山村创建了来宾市兴宾区盛世养殖农民合作社,该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有效模式,将分散的人力、土地、资金等各类资源整合起来,与村集体、散户合作养殖西门塔尔牛,常年肉牛存栏600多头,年出栏肉牛达1300多头;另外,还探索蚯蚓养殖,现养殖蚯蚓10亩,辐射带动农户实现帮扶带动、互惠共赢,促进脱贫户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文字:罗莉兰

初审:罗莉兰

终审:韦韬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