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法治宣传教育 武宣县人大一直在行动
近年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紧扣依法治县目标,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全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强化人大监督工作,推进普法宣传教育。武宣县人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多种形式,加大对“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力度,使人大履职的过程成为宣传和普及宪法法律的过程。2023年以来,该县召开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常委会会议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报告21项,作出决议决定3项,开展专项调研、执法检查、专项视察12次。2024年3月7日,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决定的情况报告,会议肯定了县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和决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提出审议意见,督促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创新载体,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效果。
落实向宪法宣誓制度,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023年12月4日正值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武宣县2023年政府部门新任副科级领导、县直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共20多人在城东新区仙湖公园宪法宣传主题公园向宪法集体宣誓,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全场,传递着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坚定决心。在武宣,落实向宪法宣誓制度已成为常态,凡经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府一委两院”、乡镇人大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律实行向宪法宣誓制度,按照“谁选举任命,谁负责实施的原则”,组织新当选或新任命人员公开向宪法宣誓,让国家工作人员接受宪法洗礼,在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上成为模范、当好表率。在谈到向宪法宣誓的感受时,在近日召开的金鸡乡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新当选的人大主席覃华茂说道:“当我面对着神圣的国徽,手扶着宪法的文本,心情十分激动。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份担当、一份责任、一份承诺。”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这是《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资料,给你们看。要了解预防电信诈骗常识,防止受骗。” 4月24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机关干部和三里镇内的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共10余人到三里镇五福村入户开展反诈知识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县、镇人大代表两人一组,以“宣传员”身份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资料,并用通俗易懂的实际案例向群众解说什么是电信诈骗,提醒群众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时要保持头脑清醒,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念头,谨防上当受骗。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联合有关部门组织人大代表参加“送法进乡村”“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专题活动,送法进乡村 400 余次,向农村群众发放法治宣传册及宣传物品 6 万余本,在村屯举办法治文艺演出 130 余场次,惠及群众 8 万余人。
打造宣传教育阵地,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县人大常委会注重把宪法宣传融入到法治文化建设中,牵头协调100多万元建设11个宪法宣传主题园(广场),其中县级1个、乡镇级3个、村级7个。每个乡镇有普法大讲堂 1 个,152 个村(社区) 均有 1 个以上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室(角)等法治文化阵地。2024 年 1 月,该县推荐桐岭镇四安村、黔江社区参加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选活动。通过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贴近生产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让干部群众受到润物无声的法治文化熏陶,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文字:覃祚力
初审:陈文播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