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镇:人大监督助推蔗糖产业提质升级
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近日,凤凰镇各级人大代表按照镇党委统一部署,多方位履职尽责,参与“清桉还耕”整治,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生产的根基。
在清桉行动中,凤凰镇人大代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宣传动员身边的农户自行清理违法种植的桉树,加强对“清桉”行动的监督,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线,让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政策落地生根。镇领导班子带头示范,深入清桉一线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动员人大代表对全镇开展清理整治违法种植速生桉树行动进行监督,落实人大代表的职责,为“清桉还蔗”行动贡献人大力量。对已清理整治的速生桉树,各级人大代表围绕“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效益”的糖业发展工作思路,加强糖料蔗稳产扩种的宣传引导、跟踪落实、调研献计,鼓励农户抢抓2024年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
截至目前,凤凰镇完成清桉总面积20411.13亩,清理任务完成率104.5%;还蔗任务19534亩,目前还蔗总面积20106.4亩。
兴宾区黄安“蔗野仙踪”产业核心示范区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牛角村委黄安村,核心示范区占地6052亩。核心示范区主要种植桂糖42、桂糖46、桂柳05/136等十多个优良品种,2023/2024榨季糖料蔗亩均产量可达8吨以上,每亩纯收入2500元以上,实现每亩节本增效1000元以上本榨季预计进厂料蔗4.84万吨,实现糖料蔗总产值21613.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代表联络站是辖区内听取民声、汇聚民意、反映民情的重要窗口,只有不断畅通民意表达、问题收集渠道,代表们才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凤凰镇人大代表、牛角村党总支部书记巫家线说。在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中,黄安村人大代表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声音,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实施良种化、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发展模式,建成来宾首个万亩高产糖糖料蔗基地,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2.5万各族农村居民增收致富,使各族群众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
凤凰镇人大始终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紧抓桂中治旱工程凤凰镇辖区干渠通水有利契机,全面推广实施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积极推进“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智慧农业”,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进产业基地化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水利化程度和机械化耕作水平,让“田成方,蔗成行,渠成网,路相通”的“双高”糖料蔗基地成为夯实糖料蔗稳产增收的基石。
“我是人大代表,也是共产党员,我有职责带领群众增产致富。”来宾市人大代表、凤凰镇牛角村委黄安村小组长余云开带领合作社成员在黄安“双高”片区生产路之间穿梭,一路察看引水管道、蓄水池、渠道铺设,与村民们商讨如何更好设置取水口的办法,如何更好更快解决村民们的急难愁盼问题。黄安村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桂中治旱配套引水灌溉田间工程建设一线,紧盯用水关键点、环保硬要求,不断探索降本增效、绿色循环的甘蔗种植新路径。积极做好水的文章,充分发挥桂中治旱引水灌溉工程功能,率先在“双高”基地发展水肥一体化滴灌智慧农业试点,加快推进糖料蔗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农户成立用水合作社,实行科学规范水肥管理,每亩蔗地节水量达50%,农资投入平均降至400元/亩·年,2023/2024榨季预计可实现片区亩产达8-9吨,每亩同比增产1.5-2吨,直接带农增收1500元/亩,有效实现降本增效、高产高糖。
文字:覃卓
初审:廖丽金
终审:刘杰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