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浮上来” 实效“落下去”

——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侧记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12-20

“我反映的架田屯道路转弯处过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解决。” “元德代表履职尽责,为我们办了不少实事、好事。” “敏科代表关心困难群众,坚持慰问留守儿童,很暖心!”在武宣县金鸡乡赖山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向选民述职评议现场,8名代表的履职成绩得到了选民的一致认可。

据了解,代表每年向所在选区述职,接受选民评议监督,是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工作、提升履职实效的创新举措。这份敢于直面选民的底气,来源于该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方式应运而生的群众满意工程。

民意收集“手牵手” 在提优建议上下功夫

“覃代表,村里人饮工程网管很多老化了,经常漏水,不仅浪费水还给出行的村民带来安全隐患。”覃秋菊回答说:“我一定把你们的意见带到县人代会上。” 这是2023年年初,笔者在禄新镇古杭村看到人大代表在收集选民意见建议的一幕。

代表提出建议质量的高低,是办理落实的基础。该县人大常委会注重从引导和把关上下功夫,在县人代会召开前夕,委托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再次组织代表开展《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这样写》专题培训班,确保条条建议都“点准穴”,真正做到内容高质量。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在会前十天还组织代表们分别深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居委选民家中、田间地头收集到事关全县农业、水利、教育公共安全等事关民生的意见和建议215条。

该县10个乡镇人大主席团还对征集到的建议意见进行梳理、筛选,进一步完善建议内容,尽量做到一事一议,便于问题解决。同时,帮助代表与各建议意见涉及部门进行对接,加强沟通联系,确保建议意见既能够简明扼要地说明问题所在,又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向大会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与建议打下坚实基础。

建议办理“面对面” 在改进办理上做文章

维修6个人饮工程重新投入使用,新建14条道路解决了近万人出行难,“五马当先”文化研究基地落户卜玉村……这些惠民建议得到落地,是县人大常委会及时交办、政府部门主动办理的成效。

该县人大常委会对人代会期间收集到的代表建议意见进行梳理分类,经主任会议讨论后及时将154件建议交由县人民政府办理,并创新推行主任领衔、工委对口、日常跟踪、专题查验、代表协同“五项督办”机制,组织开展“重点建议督办月”活动,推动有关水利渠道、道路等重点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我们自承办人大建议案以来,通过办理有力度、过程有温度、督办有强度‘三度’改进办理方式,提高办理效率,不断提升人大建议意见的办理水平。”武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县交通运输局投资300万元新建的马台桥已建成通车,解决了6000多名群众出行难问题。在办理《关于完善东乡镇禄道村优质稻产业基地配套设施的建议》过程中,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三定”办理制度和“三个百分百”工作原则,仅用2个月就完成18条砌砖渠道的修建,受益人数近3000人。

此外,如何突破代表建议办理中的资金瓶颈,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建议”,一直是县人大常委会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动下,2022年起,县人民政府专门设立了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50万元,专项用于解决民生“小建议”。

绩效评价“实打实” 在办理成效上下力气

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代表建议承办结果评比表彰活动和代表满意度纳入年度绩效管理与考评工作方案,年内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敷衍塞责的单位进行通报,努力提升代表建议办结率和满意率。

同时,结合对24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评议,把建议意见办理工作纳入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评议考核内容,促使建议意见办理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检查、同步考评。

该县还落实人大代表与承办单位负责人一对一跟踪督办制,充分运用人大代表“双联”机制,及时跟踪代表和群众对建议意见办理结果的满意度。通过“智慧武宣人大”、县人民政府官网等平台,对建议办理答复内容、代表满意度、主办单位测评结果等情况进行“三公开”,让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接受公众评价。目前,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收到代表提出的154件建议已全部办结,满意率为100%。

该县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代表建议“回头看”专项行动,将本届 以来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B类建议,以及受政策及客观条件限制难以解决的C类建议意见交由承办单位自查自纠落实情况,要求承办单位拓宽办理思路,加快办理进度,建立续办台账。 “回头看”行动实施以来,一批代表反映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落实,代表作用也得到进一步发挥,有力促进代表建议的推进落实。

撰稿:李珮珮

初审:覃浩和

终审:滕少娟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