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恒焦:托起强村富民“小康梦”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12-15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从小山村到北京人民大会堂......“80后”韦恒焦有着多重身份,既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桐岭镇和律村党委书记、主任,还是一名人大代表。三重身份,都是为了完成“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近年来,他不仅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党员等荣誉,所在的和律村也获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

敢创新 带共富

2019年,在外创业的韦恒焦放弃颇有前景的投资项目毅然回到家乡。“我们和律村的家底就是这绿水青山,出路也在这绿水青山。”对于和律村的未来,韦恒焦深知单靠声名远扬的哈密瓜已不能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时刻在思考如何发展更多更好的产业。

和律村前有一片田地曾一度撂荒,韦恒焦萌生了种植黑皮冬瓜的念头。他数次外出考察学习,引进冬瓜种植技术,试种了2亩黑皮冬瓜,亩产量2.2至2.4万斤,利润在1万元左右,相比种植其他传统作物增收近千元。随后,他发动36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种植规模扩大至50亩,带动15户村民就业,其中脱贫户6户。针对哈密瓜产业基地过了采收期,进入冬季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韦恒焦引进紫豆、辣椒、贝贝南瓜等农作物错季种植,最大限度发挥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助农增收。他还动员何开峦、韦山峰等经济能人扩大3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种养规模,建成“千亩哈密瓜扶贫产业园”“千亩返乡人才创业扶贫产业园”“万头生猪扶贫产业园”。

结合“人大代表+”模式,韦恒焦还牵头组建乡村振兴人大代表联络站,把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哈密瓜、贝贝南瓜、黑皮冬瓜等串珠成链的产业不仅实现了村民“一人三收入”的增收目标,和律村也实现了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到年产值超亿元村的蜕变。

美乡村 促和谐

如今,和律村村屯的柏油巷道干净宽敞,村民房前屋后的微花园、微菜园别致有趣,围墙上一幅幅壁画饱含文化意蕴,村民在休闲运动广场上载歌载舞……绘制出一幅景色优美、舒适宜人的田园画卷。这一切变化得从韦恒焦说起。

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如何提升村民幸福感?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韦恒焦从走访调研入手,耐心倾听村民诉求,在他的推动下,探索形成“五治融合”自治强基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以前我们都羡慕城市的生活,现在轮到城里人羡慕我们农村人的生活。村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乡风文明,每天早上打开门心情都很舒畅。”韦恒焦说,因为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在镇上或县城买了房子的村民又转回村里建新房,搬回来住了。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倾听民意,了解民心,他每天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道路破损、河道里有垃圾……只要村民在群里反映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处理。村民“上门”,他总是笑脸相迎,认真记录,件件回复。

结合代表亮身份、接待选民、群众座谈等方式,韦恒焦积极推广积分制,探索夜话小广场实践品牌,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便民服务。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模式,和律村有效解决邻里纠纷等问题115个,先后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卫生村、广西2022年度“清廉乡村示范村”等荣誉。

勤履职 为民言

“我来自田间地头,当选人大代表,我倍感荣幸,更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提出关于南方山区土地小块并大块、小田并大田的建议,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有效助农增产增收,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自当选为人大代表后,韦恒焦总是及时将倾听到群众的声音带到人代会上。

他还将收集到的关于要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道路不畅通、村民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村民种植技术不高等建议在县人代会或是代表进站主题活动中提出。

据了解,这些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办理单位领导多次与韦恒焦面对面交谈。不仅建成新兴屯产业路,解决了产业发展中交通不便的难题;还开展了农超对接、电商直播带货活动,帮助村民销售胭脂李、沃柑、土鸡、冬瓜等特色农产品;更有自治区相关专家到村里前来开展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村民的种植技术得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在他的建言献策下,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陈列馆、文明实践站、文化活动中心为村民办事和活动提供了平台,图书室、儿童之家成为了孩童课余生活的乐园,村里公园也充满了村民欢声笑语。

如今的和律村,处处乡村美景逐渐串珠成链,韦恒焦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稳步发展。

撰稿:滕少娟 莫金修

初审:李珮珮

终审:黄恩业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