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码上办+五事共治” 建设基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11-01

江龙村在实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一体治理的“五事共治”机制过程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五员”作用,推行武宣人大代表“民情直通车”二维码平台,用好用活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主动融入“五事共治”治理闭环,推动代表监督工作更有实效、更有深度,通过代表“码上办”助力基层现代化治理开新局。

开通民情“二维码”,基层“五事”代表听

开通武宣人大代表“民情直通车”二维码收民意。为更广泛的收集民意民智,在村委、人大联络站设置开通了二维码,通过二维码全天候倾听民声、服务群众,实现人大代表为民服务“零距离”,并成为APP平台在群众身边收集民情民意的“探头”。群众可随时随地扫码反映诉求或建言献策,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或提出建议,人大代表通过手机终端“全时段”听取民声,实现民情“码”上反映、人大代表服务“零距离”。

群众在码上反馈“江龙村汶村中秋起义烈士陵园新路有网络线歪斜,吊在路中间”,经过联络站协商,由黄武代表在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上报反馈,最终得到解决。推行“二维码”以来,已收到群众反映建议(问题)8件,其中有4件通过APP平台进行反馈。

设立“代表微之家”听“民声”。江龙村率先成立全县首个人大代表“微之家”,接待选民来访,指导选民掌握通过“二维码”提交意见建议,汇聚“民声”在APP上形成反馈上报,将人大听取民声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民主协商更有深度、民主管理更有广度。自人大代表“微之家”成立以来,共开展议事活动21次,参与代表、群众200余人次,商议事项28件,通过APP反馈7件,已全部办结。

主动担任“网格员”访“民情”。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化身网格员,定期收集群众“五事”,填补了APP、二维码等线上渠道触及不到的空白,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收集巷情民意,宣传惠农惠民政策,协调解决群众难题,为群众排忧解难。2022年以来,人大代表共收集群众反映的民情民意54个,在APP上反馈11条,涉及重大事项的问题以代表意见建议的形式提交镇人大主席团,转交相关单位和部门办理落实。

用好用活“APP”,基层“五事”代表办

用好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转办。利用人大例会等契机,培训代表熟悉运用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履职,不断推进代表履职向纵深发展,提升代表联系群众网络信息平台效能。围绕“代表履职干什么”,对群众在二维码反映的问题、走访接访收集的民意分类分层级,村级解决不了的,通过APP平台提出意见建议,由镇人大主席团转交给相关政府部门办理。群众反馈的“209国道和511省道十字路口路面严重破损,影响交通安全”在“代表在线”APP上报,不到一个月路口就重新铺设沥青,“民声”得到解决。

用好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交办。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分类分层级分流,不涉及重大事项在“二维码”、APP上反馈,涉及基础建设等重大事项整合转化为代表意见建议提交。

“横山屯路口翻修好后,经常有大货车停靠,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代表利用进站活动的契机,将群众的烦心事形成建议提交,主席团邀请交管部门对大车乱停乱靠的行为进行联合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忧心的大小事。

用好议事协商平台合办。为提高治理效能,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二维码”、APP上分流给村级协商治理的“五事”,搭建民情议事厅,让群众事有地方议、理有地方讲,形成众人事情众人议、大家有事好商量的良好基层自治氛围。如针对江龙村群众提出“村主干道边鱼塘没有护栏存在安全隐患”的期盼事,组织各界人士筹集资金5000多元,一周完成护栏安装,群众广泛点赞。江龙村30多年宅基地互换引发的纠纷通过“五事共治”得到圆满化解,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的事情在当地也传为佳话。

跟踪问效重落实,基层“五事”代表评

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各项社会事业中的监督作用,为人民群众真实、广泛、持久参与决策和管理提供平台和保障。通过参加专项报告审议和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建议督办、“代表在线”APP反馈等履职活动,对群众“五事”事前的措施制定、事中的落实情况和事后的办理效果开展跟踪督办,及时发现问题,通过“代表在线”APP等渠道提出建议、意见,促进问题整改到位,共同改变乡村面貌。针对“代表在线”APP中“通挽镇江龙村汶村礼堂篮球场的电线电缆电表摇摇欲坠,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市人大代表韦芳华组织江龙村县镇人大代表跟踪督办,督促供电所及时处理妥当,一周内就得到了解决。

充分发挥各方监督合力作用。探索实施“人大+”监督模式,整合人大、纪委、村监委等各方力量,施展监督“组合拳”,精准发力,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对人民群众所期盼的安全饮水提升等重点民生项目和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真正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到实处,让民主监督变得更加有形有力。2022年底代表提交的《关于提升江龙村横山屯饮水工程的建议》,在人大和纪委联合监督跟踪下,6月已完成管道更换并重新硬化开挖路面。

充分发挥群众评价促成效作用。督促办理业务部门定时反馈治理结果,对一些短时间完成不了,或因条件限制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随时告知事项办理进度,做到事件办理“有头有尾”。安排专门人员,对已经办结的“五事”情况通过电话回访或上门走访、发放满意度测评表等方式了解群众对事件办理的满意度,由群众评议打分。今年以来,江龙村通过APP帮助群众反映“五事”9件,协调解决7件,办结满意度100%。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让为民办事有“温度”,百姓幸福有“热度”。

接下来,江龙村将进一步推动APP、二维码等信息化平台与“五事共治”深度融合,拓宽民意民智收集渠道,让民情传达不留死角;加强村各级人大代表培训,提高代表反映问题的质量;做深做实“互联网+代表监督”工作,推动代表监督工作智能化、数字化、实效化,提升人大依法监督水平,为推进建设基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贡献人大力量。

撰稿:杨江涛 

初审:韦洁梅 

终审:黄鸿灵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