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载体 建机制 优服务 推动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东乡镇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在提升代表依法履职能力、畅通代表联系选民渠道、深化制度建设、抓好服务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有力推动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载体支撑,代表工作更接地气
一是搭建履职工作平台,让代表履职有阵地。按照“八有”标准,“五个”规范,持续强化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使之成为代表接待选民、走访选民、研究工作、召开会议、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为代表常态化开展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在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打造集人大工作、接访工作、代表学习、会议服务、信息化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性会议室,建设新时代武宣智慧人大e家,实现人大代表工作智能化管理运作,确保代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工作基础逐步夯实。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流动站、政务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点等全面设立“人大代表民情直通车”二维码,推进群众“码”上说,人大(代表)马上办,让代表履职更高效便捷、更贴近民意。“人大代表民情直通车”二维码设立以来,共接到群众反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应急、矛盾纠纷等多领域问题15件,目前已全部办结。二是搭建多元活动平台,让代表工作有活力。组织代表开展“乡村振兴 代表先行”“强化规范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实践活动,将视察、调研、执法检查、选民走访等活动融入其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五大员”作用。代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宣传法律政策、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推动实际问题解决,让活动开展富有成效。截至目前,共开展视察活动8次、专题调研3次、联系服务群众900余人次,督办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6件。一件件民生建议正从代表活动现场走向现实生活,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深化机制建设,代表工作更有底气
今年来,东乡镇人大以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对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实施、述职评议等工作制度等进行规范提升。一是深化代表联系选民机制,激发代表履职活力。积极探索建立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机制,做到每月固定一天接待选民、半年上报一次联系选民工作情况、年底进行代表述职评议。二是深化代表建议督办机制,激发代表履职动能。坚持重点督办、专题督办和现场督办相结合,通过专项视察、现场走访、代表评价等方式,提高代表议案建议的落实率和满意率。及时将镇第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收到的9项建议转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同时选取“关于在环镇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等3项群众普遍关心的代表建议作为重点督办件,扎实开展跟踪督办,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满意度。三是深化代表履职评价机制,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启动人大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制,建立有办法、有举措、有结果的“三有”考核体系,组织印发《东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办法》,强化任务分解、责任落实,通过月考核、季排名、半年通报、年终评星模式,用好考核“指挥棒”,让代表实现“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转变。
三、优化服务保障,代表工作更有动力
一是开展优秀代表和优秀代表议案建议评星、评选活动,激励代表提升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2022年,评出年度三星级优秀代表25名,五星级优秀人大代表10名以及优秀议案建议5件。二是开展代表学习培训活动,以学习促提升。将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作为学习重点,坚持把“集中培训、集体学习、个人自学”有机结合,利用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人大代表联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村振兴学院等平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代表履职工作、现代农业发展、电商运营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班5期,覆盖县、镇人大代表100余人次。鼓励代表通过“学习强国”“代表在线”APP等线上平台开展自学,定期在人大代表微信群内推送时政要闻、廉政教育、人大知识理论等相关学习内容,利用好碎片化时间,让代表随时随地学,全面提升代表综合素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水平。三是强化对产业致富带头人、生态环保、乡村治理等“最美人大代表”,在各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今年以来,共在市级以上媒体网站发布刁其锋、刘丽连等人大代表先进事迹3篇,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撰稿:黄丽宵
初审:韦 静
终审:黄 毅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