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25”工作法 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10-13

今年以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紧扣“乡村振兴 人大同行”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切实发挥代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县深入实施。

紧扣“一个主题”,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武宣县聚焦市委、县委提出的“升级产业、振兴乡村、改善民生”三大重点工作和乡村振兴“八大工程”找准最佳结合点,明确建设人大助力乡村振兴北回归线产业发展示范带、城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带、“文旅+”发展示范带、三江口特色农业示范带,涵盖24个村(点)。积极推行代表履职积分机制,全面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代表履职“四票”制,激发代表参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发展的履职热情。2023年第一季度,10个乡镇人代会上代表共票决54个项目,资金总预算6974.44万元,涉及水利、产业基础设施、人饮、红色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

搭建“两个平台”,畅通代表履职渠道

搭建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打造代表联系群众样板工程。结合“合作社+人大代表+农户”“人大代表+”模式,组建乡村振兴、文旅兴村、产业兴农等代表联络站(点、家),让“土专家”、致富带头人成为聚民意、汇民智、解民忧的“源头活水”。选配有经验、有能力、有动力投身乡村振兴的人大代表任站长,按照“八有标准”“五个规范”,建好用好代表履职平台。如桐岭镇人大将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因香甜的哈密瓜产业不仅实现了村民“一人三收入”的增收目标,和律村也实现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到年产值超亿元村的蜕变。此外,在四安村,通过“联络站+移民新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工作模式,助推打造了自治区级“富玉四安”千亩现代特色产业园。

搭建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台,打造民意“直通车”。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发挥好二塘镇人民政府作为市基层立法联系点优势,建立健全基层立法联络员制度,使立法联系点工作逐渐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程序化。今年以来,该立法联系点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书面与线上征求相结合、开放立法接待日等形式,对《来宾市停车场管理条例(草案)》等上级立法机关拟制定的条例草案开展意见征集座谈会20余场次,发放立法意见征集表1200余份,直接听取或网上征集意见近600人次,接待群众来访300余人次。收集汇总意见建议18条,被立法机关采纳建议7条。

争做“五大员”,发挥代表模范作用

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发挥宣传引导作用。购买《人大代表怎样审议各项报告》《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这样写》等书籍、视频放在代表联络站的书吧或“图书超市”,供代表自主学习、观看。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家)、代表驿站、民事议事厅平台、“代表讲堂”等平台和载体,组织代表到村屯、企业宣讲政策、讲授种植技术知识等,让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如东乡镇平岭村“人大代表红色议事厅”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建立“代表说法说政策、群众说事说心声、大事要事民主协商”的“两说一商”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涉及产业、乡风文明等政策宣传7场次,惠及650人次。

当好社情民意的联络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禾坪议事”“榕树议事”“廊亭议事”等基层民主议事活动收集到108条乡村振兴方面意见建议,并及时转办、督办,代表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好帮手”。如武宣镇人大代表覃丽莎在走访群众时得知卜玉乡村振兴产业园因干旱缺水,导致农户无法按照时节正常种植黄皮果树,后通过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平台上报,诉求得到积极回应。当天,武宣镇协调相关企业,为农户协调灌溉用水165吨,并建设临时蓄水池,有效缓解果苗缺水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代表通过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二维码反映涉及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467条,办结448条。

当好致富引领的领航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代表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动员代表们将自身优势投入乡村振兴。如东乡镇将代表划分到共同富裕先行区、民族团结示范区、文旅融合示范带中进行履职。金鸡乡按“助力基层治理、服务企业、现代农业”等类别在3个联络站推行“联络站+代表+N”模式。黄茆镇以织密四张网为抓手,不断激发代表活力。三里镇聚焦升级产业、振兴乡村、改善民生三大重点,探索“五带头五促进”代表履职模式。代表中的“农博士”“土专家”“田秀才”都活跃在农村舞台上,如韦恒焦、武启惠等代表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发挥了代表“传、帮、带”的领头雁作用。

当好工作落实的监督员,发挥代表监督作用。聚焦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联农带农富农等工作,持续常态化监督,督促政府高质量推进“八大工程”,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如桐岭镇重点对衔接资金和乡村振兴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做到全程监督,抓住关键环节,把人大监督落到乡村振兴的“关键地带”。又如三里镇在开展对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中,通过“走、看、听、问、议”等方式实地察看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切实保障民生工程高效、有序推进。

当好乡村治理的调解员,发挥表率作用。二塘镇发挥人大代表勇当调解员,不仅成功调解了石耈村原土地承包方拖欠土地承包金和农民工工资近98.62万元的纠纷,还协调引进大洋集团武宣大洋城公司落户村内,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大洋集团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挽镇探索建立“人大代表+五事共治”模式,思灵镇开通“民呼我应”24小时服务热线、武宣镇创新“暖心议事全链条”治理模式、桐岭镇实施“微治理”模式等成了推动基层自治、德治、法治和谐发展的有力推手,“人大代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正逐渐形成

撰稿:滕少娟  

初审:覃浩和

终审:覃连锋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