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一线工作法 助力乡村振兴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08-24

今年以来,桐岭镇人大积极探索“12354”工作法,突出乡村振兴目标导向,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聚力。

贯穿一条主线。镇人大紧扣“乡村振兴 人大同行”这一主题,根据市、县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部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跟进制定《桐岭镇人大主席团关于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聚焦乡村振兴全局性、关键性和阶段性问题,从六个方面进行细化,为助力乡村振兴划出重点、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桐岭镇人大及时召开全镇启动动员会,将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第一时间拉开助力乡村振兴“大戏”的帷幕。

调动两方面力量。围绕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镇人大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组织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使人大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发挥指挥棒作用。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1551”发展思路和“一江两河一道一古城”总体布局要求,充分发挥人大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优势,通过召开分析推进会、专项调度、督查指导等形式,制定了方案,掌握工作进展,研究落实举措。组织 7 个联络站开展以“乡村振兴 人大同行”“请党放心 乡村振兴 共富有我”活动,不断把助力行动引向深入。另一方面,形成共识。第一时间发出“ 请党放心 乡村振兴 共富有我 ”的倡议书,动员全镇113 名各级人大代表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扛起推动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在和律村建立全县首个乡村振兴人大代表联络站,在产业发展、治理乡村等方面贡献人大力量。

聚焦三方面强监督。镇人大坚持靶向发力、综合施策,坚持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开展监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聚焦项目监督。为了加强对衔接资金和乡村振兴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确保项目建设公正、公开、透明、阳光操作,镇人大专门对新龙村古龙村供水保障工程、祥龙村黄金豆角产业配套项目等5个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等督促检查,不仅抓住关键环节,突出监督重点,还做到点面结合、质效并举,把人大监督落实到乡村振兴“关键地带”。现5 个项目基本完成,受益群众将达15000人。聚焦民生实事。不仅将镇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将视察调研项目建设等纳入今年工作监督重点,还将今年在人代会票决出的4个民生实事项目列入全年重点跟踪督办对象,通过听取报告、专项调研4次,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督促镇人民政府投资 500多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产业等,现已建成宜居乡村 2 个、产业示范村2个。聚焦法治保障。配合上级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全镇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 1 次,促进乡村振兴各行各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托代表讲堂、代表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将乡村振兴促进法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惠及1000余名群众,用法治的力量回应群众关切、推动各级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发挥“五大员”作用。镇人大积极组织和引领各领域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当乡村振兴的“宣传员、联络员、领航员、监督员、调解员”,自觉在不同的岗位上展现别样的风采。做乡村振兴的倡导者。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全国人大代表韦恒焦在今年全国人代会刚刚结束,他就走出会场进农村、进机关等,积极参与镇人大组织的大宣讲活动,为人民群众讲解会议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当好乡村振兴的“宣传员”。今年以来,桐岭镇人大组织20名代表开展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宣传10场次,受益群众达1500余人。做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全镇共建有“1+7”个(1个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平台,实现代表进站“全员化”,使联络站真正成为“联系群众之桥、学习交流之站、凝心履职之所、展示风采之窗”。还通过搭建微信平台,创新探索“微信+人大”的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新模式。今年以来,仅四安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共走访企业 5 家、接待群众1000 余人次,帮助协调解决 30多 件实事。做乡村振兴的引领者。“我引领、我带头、我示范”成为全镇人大代表的自觉行动。在韦恒焦、龚雪梅等人大代表的带领下,和律村不仅建成了“千亩哈密瓜扶贫产业园”“千亩返乡人才创业扶贫产业园”“万头生猪扶贫产业园”,还实现了村民“一人三收入”的增收目标,村里也实现了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到年产值超亿元村的蜕变。做乡村振兴的推动者。人大代表在推行中心工作时不仅发挥着监督员和指导员的作用,同样发挥着战斗员、主力军的作用。在四安村这个移民新村建设中,在县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赵睿等人积极协调下, 打造了具有示范作用的自治区级“富玉四安”千亩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预计2023年将实现年产值1500多万元,带动500多人通过务工、流转土地、分红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增加村集体经济30万元以上。做乡村振兴的和谐者。镇人大通过组建“微组织”、推行“微教育”、开展“微服务”、实行“微管理”、强化“微监督”的“五微”机制,构建基层治理新机制,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据统计,自从开展“微治理”以来,全镇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24件。承接上级转办信访件24件,成功办结上级转办信访件23件,办结率达95.83%,同期受理的各类信访件总量下降,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有效提升。

突出四个过程。人大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是践行全过程人民主的具体要求,是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一是人大监督全过程。镇人大主席团综合运用听取报告、专题调研等监督方式,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今年监督的重头戏,形成年初问安排、年中问进度、年底问结果的全过程、全链条、闭环式监督机制,实现了“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并重,监督实效凸显。在镇人大监督支持下,镇政府积极作为,制定出台年度工作计划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具体实施方案,组建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工作督查等专班,引导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向农村集聚。不仅打造了和律村、桐岭村、四安村、盘龙村雅巴屯、龙山村鲁班屯等5个样板村屯,还升级打造了螺山泉水稻示范区、“一带一路”瓜果飘香农业核心示范区等。二是代表跟进全过程。结合代表集中履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引导代表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代表中的一批“能人”“大户”,如周瑞玲、韦玉欣等代表都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三是群众参与全过程。先后成立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服务队,自动员会召开后, 约30多名代表走村入户,开展惠农支农活动,近 300余名群众参与其中,掀起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高潮。与此同时,不仅在田间地头建立了人大代表创业示范基地,还在家里建立了人大代表“微之家”,更是通过“围炉夜话”等接地气的基层民主形式,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全天候”。龚雪梅等代表通过一条建议,让和律村委办公楼得以重建,投资了138.37万元的办公楼现已使用,为村两委干部办公和群众办事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场所。四是跟踪督办全过程。从代表助力、部门推动两个方面入手,让群众全程参与,由群众来评价,最终由群众说了算。通过建立议案建议办理征集、初审、交办、反馈、落实的闭环机制,加强代表履职档案管理等,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呼声。现已跟踪督办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意见建议75件,水利渠道建设、路灯维修等一批群众愁盼事得到解决。

下一步,桐岭镇人大将按照“12354”工作法,继续做好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工作,发挥好示范引领的作用,为桐岭镇的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撰稿:莫金修、滕少娟

初审:莫润君

终审:黄恩业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