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振兴之花在七洞乡绽放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08-13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强化监督,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使人大工作接地气、聚民意、见实效,是七洞乡人大代表、党委书记韦海鹰的履职写照。

抓民生,修好惠民路

“韦书记,征地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贺巴高速七洞段工程部的同志高兴地汇报。听完汇报,韦海鹰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顺利”二字,是多少个“白+黑”“5+2”熬出来的好结果。

“我们七洞乡辖8个村委会,57个自然村,富产水稻、林木,还有野生竹笋、香菇等‘土货’。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农产品只能本地内销,卖不出好价钱。得到贺巴高速经过七洞乡的消息,我巴不得连夜开展征地拆迁工作,让这条致富路早日开通。”韦海鹰激动地说。她第一时间召开党政、村“两委”、人大代表大会,接着马不停蹄进村入户,有针对性地进入村民家中开展思想动员工作。通过内协外联,凝心聚力,贺巴高速七洞乡段征地拆迁等工作得以高效推进。今年7月,贺巴高速建成通车。“高速路从村边通过,我们种的竹笋、花生运到柳州、忻城、市区都很方便。”成凡村村民陈福全高兴地说。

大道畅通,小路不堵。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韦海鹰定期召开全乡60余名人大代表民情沟通会,整合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平台和代表接访日意见建议。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诉求,组织代表深入实地,查看建议修整的村级道路、排水沟、路灯等,及时协调项目资金,把资金用于群众获益的项目中。目前,七洞街至三流电站二级路、牛腊屯至下甫那朝产业路、里村和下洋水利渠道、大成凡村安装路灯等一批民生基础设施完工并投入使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对这位女书记更加信服。

抓产业,走出兴民路

民情沟通会上,有代表提出“做大做强稻米产业”的建议,韦海鹰高度认同,多次组织乡经济发展中心、乡村振兴办、镇人大代表开展实地考察调研,积极推进“山水七洞·香稻”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打响“七洞香米”品牌。2022年11月,兴宾区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高产示范田水稻收割现场会在七洞乡举行,经现场测产,“旱改水”地块亩产1000余斤,实现首次种植即高产的预期目标。

看到七洞乡山多地少,两翼峰峦重叠,盛产笋竹、林木,韦海鹰意识到这是大自然赐予的资源优势,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她积极参与规划建设3000亩古车现代笋竹产业园,推动全面构建“种植、生产、加工、科技、流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形成“种养+产供销”农旅,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格局。平时,她主动对接服务林木企业,做企业的贴心娘家人。去年,春丰木业有限公司提高产能,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让木材产业成为七洞乡的经济增长点。

抓生态,绘就振兴路

韦海鹰说:“七洞乡溪流交错,这么好的水资源,我们尽可能原原本本地传给子孙后代。”连续两年,她与本乡人大代表讨论商议,把七洞乡北之江水源地保护的建议形成议案提交人代会,得到上级部门高度重视。2019年1月1日,《来宾市北之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市环境保护领域实体法的空白。

她还鼓励农户种植油菜花、苕子绿肥等,减少化肥使用量。为有效防止农户把握不准农药、化肥的施放量,她邀请农技专家到现场指导。同时,建设七洞乡育秧工厂,育秧工厂统一水稻品种,生产绿色优质的七洞香米。以七洞乡龙沟旱改水片区211亩高质量水田为试点,自主发展建设集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无人机管护、机械化收割、现代化烘干为一体的村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基地,为全乡原有的8500亩水田和新增的3600亩“旱改水”水田水稻种植提供全托管服务,既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实现智慧农业管理服务,加快了七洞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在“退桉还耕”工作中,韦海鹰鼓励村民种植经济环保、产量高、效益好的高山澳洲坚果。目前,桥勒村高山澳洲坚果产业种植面积达1200亩,产量1万斤,产值达到400万元以上。“在韦书记的带动下,我们村的坚果产业初具规模,前景喜人。接下来,村委计划通过流转山林,扩种澳洲坚果5000亩,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桥勒村党支部书记韦炳展信心满满地说。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韦海鹰始终坚持把百姓的呼声诉求真实反映给党委政府,推动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民情民意。她说:“希望尽我的绵薄之力,促进七洞乡产业旺、村容美、乡风和。”

撰稿:韦妮萍、陈正平

初审:韦妮萍

终审:韦妮萍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