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代表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桐岭镇四安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紧扣“乡村振兴 人大同行”主题,探索推进“联络站+”工作模式,积极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源源不断地给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
建好“加油站”,助推现代产业发展。近年来,该县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赵睿通过多方渠道,整合资金400多万元建成四安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并完成标准化建设,设置综合党支部、村委、人大、关工委、团委、妇联等功能室,有效实现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提档升级。期间,联络站扎实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保障代表履职。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先后赴北海、南宁等地先进乡村考察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将考察学习成果转化成发展动能,精准推进四安村千亩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现已建成500亩温室大棚哈密瓜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错季种植辣椒、紫豆、青瓜等果蔬。哈密瓜平均亩产量7000斤,平均亩产值达两万8000元以上。通过订单农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达到一年多收,周年生产。此外,对422亩耕地实施“旱改水”建设,引入500亩太空观赏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有效带动村民通过务工、流转土地、分红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站好“先锋岗”,助推宜居乡村建设。四安村人大代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发挥示范带动和依法监督作用,促进乡村风貌提升。通过代表示范引领,动员群众捐让土地、投工投劳,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外围广场,建成22亩党建园、乡贤园、科技园,配套健身、宣教、停车场地。此外,按时建成64栋独居布濑壮韵的移民安置楼并实现整体搬迁入住。提前实施整村人居环境提升及产业项目,完成1985米最美乡村路建设,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昔日落后村庄摇身变成宜居型村庄。
架好“连心桥”,助推社会治理质效。依托四安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本站的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倾听广大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化被动“听”为主动“问”,排查矛盾纠纷。近年来,成功化解因征地补偿引起的矛盾纠纷、邻里纠纷等100余件。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开展服务企业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21年以来,完成华润机制砂、中金岭南杆塔占地、众顺造船厂租地等企业项目征地349亩、为华润征山900亩,调解矛盾纠纷50起、帮助群众解决就地就近就业200多人次、提出意见建议18个,解决问题困难15个。各级人大代表始终用法治思维服务群众,以法治为导向,提升乡村治理定力。把法治宣传阵地“悟法亭”建成村民的“议事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促进乡村振兴和谐。同时,突出德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春风化雨的作用,蕴养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在悟法亭开展法治宣传、安全教育、“围炉夜话”讨论村情村务等10余次,有效促进本村乡风文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图片:温宇霞
撰稿:莫金修、莫润君
初审:莫润君
终审:黄恩业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