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为民履职
为建设“三城三区”抹上“人大红”
连日来,在桐岭镇四安村莲藕种植基地旁的包装间里,每天近20名务工人员正忙着将刚采摘上来的荷花、莲蓬进行扎捆、修剪、包裹,不一会儿,一捆捆打包好的荷花莲蓬就堆满一旁的空地。
在二塘镇石耉村百亩莲藕基地,务工人员忙着采摘莲蓬。
这是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以打造“绿水仙城·代表先锋”为品牌,发挥党员代表模范作用助农增收喜人的一幕。
近年来,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围绕主责主业,挖掘特色亮点,积极探索党建促业务发展的新思路,使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思想引领,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
“这次培训不仅给自己补上了党的知识,也有幸感受到人大代表在发展哈密瓜、青椒、黄瓜等果蔬产业中发挥的带头作用,这种培训要多参加。”陈金芳代表在参加思灵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党支部组织的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时说。
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通过“集中学+自己学”“线下+线上”“微宣讲+”等形式和“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代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代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结合学习,五级人大代表纷纷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兴调研”等活动,累计开展主题宣讲60余场次、走访企业30余家、走村入户和接待群众5500余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困难问题累计350余条次。
同时,该县人大机关党支部以身作则,争当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每月召开支委会专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在开展党支部活动时主动把红色打卡、红湾阅读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相结合,“五个坚持、五个过硬”活动得到常态化开展,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紧扣人大主业,把“心中有党”外化于行
在黄茆镇,5支身穿“红马夹”的党员代表经常穿梭在村屯、农户家中,或参加村屯清洁卫生整治活动,或把反诈骗、乡村振兴有关政策送到老百姓手中。
原来,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注重在建平台、创条件、强服务上下功夫,创新实施“123456”工作思路,进一步激发代表勤勉履职、为民监督的动力。规范建设覆盖全县10个乡镇的代表履职平台建立功能型党组织67个,将全县五级人大代表编组进站,积极开展接待群众、服务企业、矛盾化解等工作。各功能型党组织将代表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原则,打造了代表“微之家”、暖心议事厅、“榕树议事”“围炉夜话”等履职微平台,架起代表履职“加油站”,企业和群众“连心桥”“服务区”,形成了“党建+人大+N”、功能型党组织+联络站+N”工作模式,构建了各具特色的代表工作格局。在党建引领下,五级人大代表参与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反诈骗等工作视察、调研、宣传1780人次,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起了“五大员”形象,常态化开展了“为民履职先锋、民主法制先锋、公益服务先锋”三大主题行动。
人大代表参加“榕树议事”活动
突出实效,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抹上“人大红”
“水柜旁边要加固一下,不然汛期下大雨会塌下去,项目可能要重头再来。”“施工完要记得把这些泥土清理掉,不要让硬化好的水泥路变成‘泥路’。”……这是三里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对人大会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视察的一角。
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坚持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采取“专题调研+听取审议报告+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多套组合拳开展监督,各项监督均在党组的统筹安排下融入代表工作中。近两年,重点围绕城市建设与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秸秆禁烧、产业振兴、食品安全等民生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监督,推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一步一步的解决,使人大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推进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创新开展“请党放心 乡村振兴 共富有我”“我参加 我带头 我推动 我示范”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党员人大代表成为高质量履职和人民群众信赖的先进模范。
全县乡镇人大以党建为引领,引导代表在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武宣人大代表民情直通车”二维码提交意见建议764条,代表建议处置率98.12%,使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重视信访接待工作,“五事共治”、“民呼我应”24小时服务热线、“微治理”已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成功调解纠纷315起。
文图:滕少娟
初审:覃浩和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