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人大:“党建+人大+N”擦亮履职为民金字招牌
今年以来,象州县持续强化人大代表“党建引领 履职为民”工作品牌,创新“党建+人大+N”做法,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各级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晒出代表履职“成绩单”,擦亮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金字招牌。
“党建+人大+大课堂”,代表履职本领更“强”。发挥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大课堂”功能,为人大代表固本强基。开办一节“思想课”,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巩固“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基础;开办一节“调研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结合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办一节“书香课”,将党的理论与人大履职读本相结合,利用“书香人大”活动赓续红色血脉,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各级人大代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党建+人大+云监督”,为民排忧解难更“快”。依托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履职平台,在党建引领下不断发挥人大代表“云监督”作用。人大代表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群众遇到“急难愁盼”问题时,代表只需轻点手机就能迅速传达社情民意,开展“云监督”工作。截至6月底,象州县各级人大代表已在“代表在线”APP提交意见建议459条,代表建议处置率100%,代表满意率100%。上报的建议中乡村振兴领域占上报建议的50%以上,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如:县镇两级人大代表韦卓林提出解决大周支渠渗漏的建议得到采纳,罗秀镇人民政府申请到自治区财政厅专项资金35万元修复了军田村委大周支渠,解决了6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镇人大代表韦国催提出关于抢修马坪电灌猛山干渠保障群众生产的建议。经调研和争取,得到上级部门大力支持,投入近40万元进行抢修。马坪电灌猛山干渠于4月6日开工进行抢修,4月28日竣工恢复通水,解决了丰收、古德、新庆、大佃、其塘、回龙、龙兴7个行政村1万多亩的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党建+人大+先锋员”,携民致富产业更“旺”。象州县人大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代表履职工作相融并进,充分发挥代表中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人大队伍中造就一批“履职先锋”。
运江镇运江社区有一片50亩肥沃河滩地,因农作物每年到6、7月汛期就受灾,村民只能将土地荒废。人大代表韦继霖多次到河滩地开展实地调研,积极寻求能避开汛期的农作物。2023年1月,韦继霖带领农户们在河滩地复垦,种植50亩甜糯玉米。6月,颗粒饱满的玉米抢在汛期之前全部采摘完毕。甜糯玉米的种植为社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20个,使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甜糯玉米喜获丰收 。
人大代表中熊海光敏锐捕捉到当前人们普遍喜欢原生态特色产品,提出的多条人大代表建议内容都与发展特色产业相关,受到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23年春耕时节,熊海光带领友庆村农户打造1000亩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专门种植纯天然、原生态优质稻,争取到村集体经济项目投资197万元扩大村里米厂,打造“有庆”优质米品牌。为开拓村里大米的销路,熊海光扛着大米到县城商超和食堂挨家询问,并参加第23届广西农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夏收未至,“有庆”牌优质大米就已拿下30万元订单。
图文:韦喜刚、赖保、罗秋玲
初审:赖保
终审:罗秋玲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