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职为人民 描绘乡村新风貌

——记兴宾区小平阳镇人大代表石世干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06-27

石世干,兴宾区小平阳镇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青岭村委元凌村村长,元凌村石家传统酒糟酸菜生产项目致富带头人。他坚持每天早晚进村入户走访,了解村民需求、困难,听取意见和建议,协调村内各类纠纷,排群众所难,解群众所疑,妥善处理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以绵薄之力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为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添砖加瓦。

示范引领,乡村旧貌换新颜。走进元凌村,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干净整齐的巷道、清澈见底的湖水、倚栏聊天的村民……“以前村民卫生意识差,自家污水排到路中间,房前屋后垃圾杂物乱堆乱放,雨天村道都难落脚。我们组织人大代表到各家各户宣传、解释,和大家动手铲草整治,村民们的人居环境意识增强了,村容村貌明显变好了。”石世干谈起村里的变化,舒心地笑了。

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中,作为村民选出的人大代表、村长,石世干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引领作用,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带领村小组长和村民,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包片”制度,共同参与“三清三拆”“微果园、微菜园、微田园”整治及村中池塘改造工作,累计清理村庄垃圾、沟渠65处,拆除乱搭乱盖、广告招牌、废弃建筑和危房20余处,建设微菜园、微果园、微田园数十处。

环境治理好了,日常监管必不可少。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落实“门前三包”,村里天天搞卫生,月月大扫除,村里巷道旁长杂草了,村民随手拔掉,垃圾被吹到池塘里了,村民及时清理。石世干发挥示范作用,与党员代表成立“人大代表+党员代表”志愿服务队,志愿分队围绕环境卫生、政策宣传、为民服务等事项,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向村民宣传宜居乡村政策,提高了群众建设家乡的自觉意识,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构建起元凌村共建共治、全员参与的环境治理新格局。

改造后的元凌村

文化建设,厚植乡村底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灵魂。石世干学习示范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和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一起,以“党员+人大代表+群众”的联动模式,结合元凌村乡土文化,帮助村民制定《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组建村级“理事会”,调节乡亲邻里和睦;发动村民自筹12.7万元在村里装路灯、修廊道、建议事亭,提升乡村风貌。

在乡贤和致富带头人的支持下,石世干带领村民,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底蕴,充实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探索党建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新模式,开展“推行一项制度、打造一个阅读区、办好一场文体活动、讲好一个清廉故事”的“四个一”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完善图书阅览室的书籍种类,让村民喜欢看、看得懂、用得上,争做高素质农民;利用灯光篮球场、文化广场,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培养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拉家常、讲政策、带头干等方式帮助村民更好地理解并践行移风易俗“新思想”“新风尚”;打造文化长廊、清廉墙绘为一体的党建廉政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宣传村规民约,讲清廉人物故事,完成清廉乡村示范创建。

产业扶持,助力乡村振兴。元凌村有着历史悠久的石家传统酒糟酸菜生产项目,但散点散制,村民各自为营,生产速度慢、产量低、成本高。石世干以石家酒、酒糟酸菜为卖点,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50万元,帮助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引进先进、简易、高效、节能、环保的糟液腌制酸菜新方法,扩大产业规模,打造“石家”品牌,成功带动村民发展生姜、白菜、芥菜等传统配套产业,打响品牌,走向市场,实现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辐射带动周围7000余名村民增收。

看到村民“钱袋子”鼓起来,石世干为民办实事的干劲更足了。他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在元凌村实行“党组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土地流转新机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对800余亩流转土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对外合作,引进总投资2.2亿元的来宾市鑫坚集团现代渔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渔业生态养殖+渔旅垂钓、稻渔+稻螺养殖的特色产业休闲旅游示范区。现在,村民们既能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获取收益,也能参加农民技能培训利用现代农业机械进行科学种殖,还能依托项目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世干尽心尽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美化环境,大家钱袋鼓了、生活美了,娃崽不用外出打工,赚钱顾家两不误,是我们农民的好儿子、元凌村的好代表!”村民石大爷对石世干竖起大拇指。

“家乡美了,我的心里也美了。”石世干乐呵呵地说。

石世干用自己的勇于担当、踏实肯干的言行获得群众的肯定,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意义。

文图:韦妮萍、黄芳艳

初审:韦妮萍、黄芳艳

终审:莫祖才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