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调解员” 履职调纠解民忧
今年以来,三里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创新“人大代表+调解员”工作模式,激活代表履职动能,组织人大代表走村串户,排查、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用“心”化解林地纠纷 再现和谐“六尺巷”
镇人大代表刘东海在入户走访活动中,了解到村里陈氏兄弟因林地边界不清产生纠纷,当场将群众反映的情况记下,随后请镇综治中心以及村委干部一起现场查看、调处。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矛盾纠纷由遗留问题导致,双方当事人谁均不愿让步,调解人员分别对两个人做思想工作。刘东海说了清代两个邻居建房中由争执到谦让,各让三尺形成“六尺巷”的故事,让两家人明白邻里和睦、互助的重要性。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两家林地交界处各让出两米,留一条南北走向、4米宽、37米长的路。
这次调处不仅使当事人双方解决了矛盾纠纷,彼此之间几近破碎的邻里感情也得到修复,真正做到了邻里和睦。
用“理”化解欠薪纠纷 为农民工“保薪护航”
今年年初,几名农民工到镇里反映某企业拖欠工资,希望相关部门帮助解决。镇人大主席团十分重视,联合司法所、综治中心共同协调处理。经调查发现,该纠纷主要是因为企业与承建企业项目的工程公司在项目工程造价方面存在争议,导致承建公司没有及时得到工程款,因此无法发放工资。该镇工作组一边安抚农民工情绪,一边组织企业、承建公司负责人协商,从情、理、法多个角度进行宣传教育,终于妥善解决了欠薪问题。
用“情”化解道路纠纷 聚民心促和谐发展
今年3月,群众韦某到灵湖村人大代表联络点反映称,某企业租用村里群众土地作为临时道路的协议已于去年到期,但企业没有继续与群众签订租用土地协议,被租用土地的群众计划恢复土地原状进行耕作,此举将影响周边甘蔗、木材、生猪外运。驻点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张朝忠立即组织村委干部、驻村工作队查阅相关材料,多次联系企业负责人和农户,共同协调处理问题。最终,由企业出资20余万元征收群众土地作为永久道路使用,彻底解决道路通行问题。
下一步,三里镇将继续践行“人大代表+调解员”的工作模式,引导代表主动作为,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形成“有话跟代表讲、有难找代表帮、有结找代表解”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维护三里镇的和谐稳定贡献人大力量。
撰稿:吴德荣
初审:梁燕菊
终审:孙海源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