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人大:以“五问”发挥代表“五员”作用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06-02

在辣椒种植基地,到处是椒农采摘忙碌的身影;在仿真花作坊,妇女们娴熟地将散乱花瓣拼接、粘贴、上色,一朵朵仿真花跃然眼前;荒废的绿化带被清理并重新栽种上植物和摆上旧轮胎改造而成的盆栽……这些都是武宣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宣传员、联络员、领航员、监督员、调解员“五员”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如终把如何把代表的角色演绎好以及如何将代表的作用充分发挥好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通过“五问”发挥代表“五员”作用,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

自问“履职能力够不够强”?代表们自觉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着力提高理论素养,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以进站履职与走访相结合,看看老百姓在做什么、缺什么、想什么,耐心解答医保如何交、申请低保要具备哪些条件、建房怎么申请、产业发展怎么解决种销关系等各类大小事,让老百姓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五福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针对群众白天外出务工劳作,晚上才在家的实际情况,采取夜访选民方式,宣传、发动五福村村民种植台湾麻竹竹笋,并义务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活动,促使该村不到半年时间就带动 17户农户入股发展种植220多亩,目前已进入收获期。

自问“暖民行动够不够实”?坚持服务群众要主动、要有力、要实在,不走形式、不做表面工作。面对群众反映的土地流转租金收不回等历史遗留问题,武宣县人大代表、二塘镇人大代表覃滨积极组织村“两委”和其他人大代表,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情况,倾听群众的想法,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引进武宣大洋城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并将拖欠的土地承包金和农民工资近100万元送到群众手中,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思灵镇人大开通“有呼必应”24小时服务热线,累计受理民生事项37件,已办结35件,2件正在办理中,办结率达94.59%,受理的各类信访件同比下降50 %,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自问“表率作用够不够好”?常言道“己身正,不令则行,己身不正,虽令难行”。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制定常委会调研方案,确定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等多个调研课题,常委会领导深到一线接地气开展调研分析13次,并提出能行管用的妙招。该县还采取“合作社+人大代表+农户”的模式,实现一人带动一群、一群带动一片的“头雁效应”,在全县形成了一批批基层代表创业带富示范群。针对群众反映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现象,结合“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要求,禄新镇人大代表建议并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等新风尚。

自问“服务大局够不够优”?结合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民生实事,锚定监督重点,持续常态化监督,采取深入调研、听取情况汇报、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有效监督。“施工时,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能为了赶进度而降低质量标准”“这项目大概什么时候完工”......这是各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今年人代会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现场进行视察的一幕,现已组织人大代表对26个项目开展监督,共提出8条合理性建议。另外,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提出涉及乡村振兴建设方面建议86条,并在交办后大胆监督政府部门对乡村振兴工作是否到位,计划是否合理,制度是否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否体现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作用,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自问“情系百姓够不够深”?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对一些非法信访苗头问题早掌握、早疏导,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推动社会稳定和谐。桐岭、通挽镇建立了由人大代表、村干部、网格员、辅警等200人组成的巡防队,对27个行政村、重要路口、重点区域进行联合巡防10次,加强辖区群众对禁毒、扫黑除恶、反邪教、防止电信诈骗、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提高见警率,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黄茆镇人大代表梁长连牵头组成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户中做思想工作,妥善解决了大浪村第3、4村民小组与村委涉及山林地300余亩1300多人的驴跃山山林纠纷。

撰稿:滕少娟

初审:覃浩和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