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作表率 让法治为乡村振兴助力

——北泗镇人大“乡村振兴·法治领航”工作扫描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04-20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为使人大代表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监督者和推动者,今年以来,北泗镇人大主席团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利用人大代表联络站,紧紧围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系列活动要求,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形成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稳定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法治宣传,让乡村振兴基础更牢

北泗镇人大主席团巧妙结合农村农民实际,鼓励各级人大代表化身为政策法规宣传员,主动担任村级“法律明白人”。人大代表们以《宪法》《乡村振兴促进法》为重点,今年以来利用街圩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日等契机举办法治乡村送对联、“庆元宵·法相伴”、送法进企业、进校园、进村屯、进农户和法治读书会等系列乡村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次。

“在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中,我们运用真实案列,向村民们宣传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违法犯罪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北泗镇武装部部长、人大代表韦兰刚介绍,“逐渐引导村民用法律解决各类矛盾纠纷,让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这项伟大事业中,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提升乡村执法能力,让乡村振兴环境更优

合山市、北泗镇两级人大代表吴恒亮总是利用傍晚时间走进百姓家庭。他说:“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和谐稳定,事关长治久安。了解人民群众哪方面感觉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

严格执法是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要依托规范文明执法,全力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乡村振兴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北泗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自身专业的独特优势,创新开展“庭院议事”工作模式,在家门口倾听民声、集中民智,决议邻里纠纷、村屯事务;在每年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时对北泗镇人民政府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实行票决制,并进行全过程监督,通过专项调研、执法检查、代表视察等,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主动联合北泗镇纪委加大监督力度和乡村微腐败整治力度,监督镇政府实施的各类项目工作进展情况,从严整治惠农补贴、土地征收、集体经济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厉打击乡村黑恶势力、农村非法集资等各类农村犯罪活动,保障基层社会稳定。

强化村民用法意识,让乡村振兴动力更强

“人大代表带着大家一起商讨制定了村规民约,可以用壮族山歌唱出来咧,内容也贴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村民们都比较遵守。”北泗镇六龙村的韦大叔笑眯眯地说。

北泗镇各级人大代表引导各村群众因地制宜探索村民自治法规体系,充分重视乡村法治建设中的非制度因素,结合乡村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村规民约,促进地方性法规与其良性互动。发动人大代表中的法官、检察官、法律服务志愿者、人民陪审员等群体,指导修订村规民约,提升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完善自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此外,人大代表们还主动带头、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文明守法示范村(屯)、文明守法示范户等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利用乡村法治文化墙、法治长廊等系列法治文化阵地,增强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主体意识,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乡村形成团结互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撰稿:何   丽

初审:蒙日宝

终审:蓝屏萍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