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农业 助推乡村振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以来,武宣县通挽镇伏柳村不断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推动全面振兴。人大代表带头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逐步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发展目标。
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不断完善“五事共治”机制,健全治理规则、构建工作闭环,结合“巷道党建”,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统筹各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党建核心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事一体治理,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借力人大,构建“收集意见、落实力量、明确治方、联合治理、结果反馈”多方参与的乡村治理闭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参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五事共治”共同体。
发挥人大作用,不断探索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道路。全面乡村振兴首先要稳住粮食生产,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保证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优质稻种植面积不减,保障群众粮食安全。因地制宜,全力挖掘资源潜能。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人大代表韦炳贤率先“吃螃蟹”。伏柳村背的莲花山上长满了“鸭脚木”“鸟不站”等中草药,依托莲花山优质的山泉水和繁盛的林木资源,2020年,韦炳贤代表和张展乖等人在伏柳村莲花山成立通挽镇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了生态养蜂致富之旅。目前,该中蜂养殖合作社共有蜜蜂230箱,年产蜂蜜8000斤左右,年销售蜂种100箱以上,年创收超40万元。合作社将蜂种销售至伏柳村、大昌村、花马村等,借此带动具有50箱以上规模的养殖户5家,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此外,伏柳村不断探索发展道路,韦桂花代表探索种植中草药天冬,陈忠团代表发展玉米育种等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打造以中蜂养殖、天冬种植为特色产业,走出偏远乡村发展的新路子。
下一步,伏柳村将在巩固好传统农业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中蜂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产业,致力于打造“通挽鸭脚木蜂蜜”品牌。在党的指引下,以有序的乡村治理体系,借力人大,不断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生态产业振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撰稿:杨江涛
初审:韦洁梅
终审:梁殿君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