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恪尽职守的履职答卷
——武宣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综述
“过去除了开代表大会,平时很难看见人大代表开展活动。现在不同了,车站码头、田间地头、工厂学校,经常有他们深入基层视察调查的身影……”11月10日,在跟随武宣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武宣镇城东社区调研时,一位居民感慨地对笔者说。
近年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履职、勤勉尽责、务实进取,进一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和人大履职工作转化为实际成效,2022年1-10月共依法召开常委会会议6次;听取和审议县“一府两院”报告15个,开展执法检查7项(含配合上级人大),组织专题调研7项;就有关重大事项作出决定决议2个;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4人次;依托代表履职平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80余件。先后获评“2018-2021年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人大宣传工作二等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服务全县大局 彰显履职担当
该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创建“绿水仙城•代表先锋”党建品牌,先后在人大机关党支部开展“五个坚持、五个过硬”活动,在代表履职平台创建“三强四好”功能型党组织58个。
机关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开展“双报到”工作,在五福村、东泉村的基础设施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帮助脱贫户、监测户协调解决问题 109个;常委会领导分别担任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农业农村和大藤峡等11个工作组正副组长,靠前指挥,善作善成,大藤峡武宣库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效果显著。
主动督促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督查问题整改工作,政府和矿山企业累计投入修复资金3200万元完成21座矿山复绿工作,涉及非法占用林地的28家矿山企业已全部查处到位,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还协调180多万元解决了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50多件次。
依法开展监督 书写履职情怀
该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发展大局,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修编、预算执行等全过程管理情况的报告,促使县政府全力抓项目、抓产业、抓财源,在全力建设“三城三区”征途上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紧贴人民呼声,听取审议了落实国家教育“双减”政策、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等情况报告,全面推进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学生参与率92.31%、满意率达94.32%。
执法检查是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的一把利剑,人大监督“组合拳”的综合运用,直击沉疴,督出实效,先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条例》《来宾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条例》等7部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推动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执法;县人大常委会推行民生实事票决制、代表“履职四票”(实事评选票、进程评估票、效果评议票、述职评价票)的监督模式,把人大监督事项作为项目进行管理,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闭环”。首次在10个乡镇人大例会以票决的形式票决出68个民生实事项目,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等三个阶段六个环节中,形成了“群众提、大家议、代表决、政府办、人大督、社会评”的新路子,仅三里镇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就评选出9个方面16个民生实事,组织代表开展视察21次,提出合理性建议9条,要求施工方整改问题3处。
紧紧依靠代表 汇聚履职活力
今年以来,该县人大常委会投入197万元升级打造68个代表履职平台。为增加代表活动实效,积极探索“党建+联络站+N”工作模式,通过“坐诊、出诊、会诊”方式收集民意,思灵镇人大通过推行“党建+联络站+网格”治理模式,仅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成功化解大小矛盾纠纷30余件,调解成功率100%,实现事不出镇、解决在村屯。
武宣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县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意见111件已全部办结和答复,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通过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信息化平台提出意见建议达2215条,处置完成率达99.28%,满意率达99.86%,“两率”均位于来宾市前列,推动解决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为更好服务群众,为群众办成一件又一件实事、好事,二塘镇人大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的作用,开展意见征集活动20余场次,发放意见征集表400多份,共收集意见建议12条,被采纳建议2条。金鸡乡人大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时,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促成广西新东运水泥厂重大项目479亩征地实现和谐签订。
撰稿:滕少娟 向国华
初审:覃浩和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