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镇人大:坚持“四个强化”助推人大工作上台阶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2-11-23

象州县象州镇人大主席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依法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坚持“四个强化”,不断助推镇人大工作上台阶。

一、强化“党建+人大+网格”体系,筑牢“网络服务”平台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镇党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听取人大工作汇报,每年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确定镇人大工作主题及重要事项,把人大工作和全镇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促进镇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职。二是加强党建引领。在镇人大代表履职中心成立党总支部,联络站成立党支部,凝聚党员力量,积极发挥“党员+人大代表”双重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探索“党建引领+人大加持+网格服务”途径。以群众急、难、愁、盼的大小事为切入点,将市县镇人大代表按街道区域、居民区域、行业特点等划分至全镇110个网格,其中5个社区37个网格,全镇共有107名人大代表进网入格,与网格中的党员、村小组长等团结协作,构筑起人大代表积极参与 “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建立党员人大代表先锋队、人大代表志愿服务队、人大代表居民矛盾纠纷调解队等,及时解决各村委社区实际问题,打造全面覆盖、无缝衔接的“组织网”,“网尽”民众大事小事,全方位保障民众的生活质量。四是“线下+线上”双网联动。“线下”代表通过网格走访,广泛收集民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该镇人大按照网格分片,党员人大代表包户,各级人大代表下沉到网格一线中,服务到企业、群众家中去,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将人大力量发挥在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城市、平安建设、反诈骗、防溺水、森林防火等各类网格管理中,实现治理实效化。目前,累计入户开展工作超过12000户,各网格共提供问题线索18条,意见建议12条,涵盖惠民政策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村级事务等多个方面,为民协调解决14件矛盾纠纷。“线上”进入网格群及时收集信息,跟踪处理情况。今年以来,通过网格为民众排忧解难84件。

二、强化“1+5+10+N”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精神活力”

一是探索“1+5+10+N”履职联动工作模式。即1名镇党委委员联系1个联络站、联系5名人大代表、联系10名选民、办成N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密切党委委员同代表、选民的沟通联系,有效增强党委凝聚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和模范带头作用。今年以来,镇党委委员共办成民生好事实事81件,有效解决民生问题。二是按照“八有”标准对镇人大履职平台进行规范建设管理。投资30多万元对镇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和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各项硬软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配优配齐相应的工作机构,由镇班子领导代表担任联络站站长,为代表进站开展履职活动、接待选民等提供便利和更优质的服务。自2021年换届以来,各人大代表联络站累计为民办实事好事197件。三是推进人大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镇班子代表每周集中接访选民,体察民情,以群众呼声作为日常工作准绳,各联络站每年至少要安排每名人大代表参加一次接访活动,广泛收集民意,助推民生工作得到落实。共投入474万多元完成龙富、石里、古才、沙兰、龙门、鸡沙等村庄道路新建、太阳能路灯安装、农田水利、产业路建设,硬化道路10多公里,受益人口5400多人;修建自来水工程9处,9个自然村3400多人受益,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三、强化“代表+合作社+基地”模式,带动提升“产业动能”

根据人大代表的专业、行业特长和各联络站的特色,以优势互补原则,将人大代表科学混合编组到各联络站,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效益最大化。一是代表示范基地带动。在花山、沙兰建立县人大代表+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古才建立市人大代表+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培森建立市人大代表+桑蚕种植示范基地,城东社区建立镇人大代表+电商销售平台,目前共建立各级人大代表产业示范基地8个,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二是订单收购保效益。与公司开展保价回收合作,真正实现为农种好,更为农卖好,壮大村集体经济,消除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带动农户增产增收。通过产业带动,促进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万多元。如沙兰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年可为沙兰村集体经济提供近20万元收入,在基础管理、采收、装袋等方面灵活用工岗位约30人,实现群众(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正常务工情况下每月有1800元以上收入;花山食用菌种植产业截止到目前累计营收40多万元,培养1名稳定技术工人。花山沙兰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基地可安排固定用工岗位16个,灵活用工岗位200多个,直接带动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户和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四、强化“三项制度”,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建立健全平台制度,确保各级平台规范开展活动。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对履职中心和各联络站的领导,建立了代表学习、开展活动以及意见建议办理等制度,规范日常管理,用制度管好平台,按照“3453”工作法,年初确定“三定”目标,明确全年主题,制定工作方案,年中通过“四问”规范流程,全程强化“五大功能”,努力实现“三满意”。二是建立人大代表履职制度,促进代表履职尽责。制定代表联系选民、代表信访接待、代表视察活动、代表述职报告、代表十大承诺、履职之星评比、代表积分管理办法等制度,用制度管人,充分发挥代表模范作用。三是完善监督制度,提升人大监督实效。镇人大主席团和镇纪委建立贯通运用人大“代表在线”APP平台联动监督工作制度,成立贯通运用人大“代表在线”APP平台联动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络对接、信息共享、联动监督、情况反馈等制度,增强监督合力,通过镇人大、镇纪委“小联手”解决民生“大问题”。推进了投资50亿的温泉城项目及象州县文体中心建设步伐;推动了投资118亿元的锦江象州东融绿色建材产业园顺利落地开工建设;助推了梧柳高速路进城延长线的建设步伐,花山文体公园、老狮岭公园相继投入使用,江滨公园、城区防洪堤配套工程等项目相继动工建设,民生项目推进均得到有效保障,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体生活需求。

下一步,象州镇人大主席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引,更加衷心维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对标对表不断强化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象州镇结出丰硕果实,继续用好“四个强化”,着力提升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水平,奋力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撰稿:赵月红、陆桂连

初审:陆桂连

终审:赵月红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