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监督利剑 守护“绿水仙城”
——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助推城建环资工作纪实
在武宣县马鞍山公园石凳上,群众或围坐谈国家大事,或拉客套家常,或说古今趣闻;在裕达广场游乐场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移民大道上,一群跑友热汗淋漓......行走在武宣的大街小巷,总会有一些令人欣喜的发现。
近年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城建环资工作,综合运用全过程全角度全链条监督方式,卓有成效地推进了“绿水仙城·大美武宣”建设的缩影。
攻难点,通堵点,聚焦“点”上发力
调研问题不遮不掩。多次对县城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等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城市建设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县政府高度重视,立行立改,县财政每年均投入大量资金对全县旧城区改造、路网建设、公园绿地等进行面貌美化,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老城区路网基本贯通,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创新与县政协联合对“沿江沿湖”土地保护、城区规划、“两违”治理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一批重大项目如七星湖文化旅游综合体等顺利推进。
听取报告不虚不空。专项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武宣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修编以及相关下位规划的编制、实施情况和国土空间规划修编情况等工作报告,推动县政府分类完善城市功能、规划上注重独特性和创新性。围绕房地产业调研问题解决进展工作情况、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武宣库区移民安置项目推进情况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等专项报告9项提出建议23条,并持续跟踪落实,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品味。
跟踪问效不折不扣。跨年度对《关于实施保护旧城区与大藤峡建设的决议》《城市规划建设的决议》等12份审议意见进行跟踪监督,促进了武宣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保护、智慧停车项目得到落地、旧城改造项目得到正式启动。在促进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方面,连续三年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调研和询问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踪问效,促使新妇保院、新中医院整体启用,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并率先在全市开展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转动能,抓落实,聚焦“线”上发力
抓住主责线。常委会紧紧牵住城建环资责任体系这个“牛鼻子”,听取和审议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武宣库区县城防护周边及七星湖保护区内用地规划执行情况等工作报告,作出《关于提请调整城东新区DR02-06-01地块用地性质的议案》等审议意见5份,县政府先后制定了《武宣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武宣县七星湖水系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工作方案》《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武宣库区重点村(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21-2035年)》等,对全县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总体规划。重点对县城城区农贸市场管理、县城区规划范围内违法占用土地和违法建设专项整治等开展专题询问,市民广场、阳明公园、东绕城线加宽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风雨桥成为网红“打卡点”,移民大道投入使用,沿江沿湖绿色生态长廊雏形初显,城乡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牵住链条线。先后开展了“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疫情防控,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我们的水·千名人大代表守护绿水仙城”为主题的视察、现场问政问症问智问计、执法检查等活动,助推全县生态文明工作提质增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来宾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条例》等8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巩固提升,黔江河段水质始终保持全国前十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为珠江水系提供优质水源,空气质量逐年向好,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延伸关联线。将全域旅游纳入监督重点,“关于保护老街历史文化街”“关于建设陈家岭至崩冲口人工河”等建议为滨湖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以听取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专项工作报告为契机,开展旅游文化、历史文化等调研,一批创意新、内涵深、品位高的旅游项目如武仙古城、风雨桥、阳明公园等文化类项目顺利推进和投入使用,有效地丰富和扩大了武宣的旅游产品体系和规模,促进了全县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型跨越。
聚合力,强机制,聚焦“面”上发力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绿水仙城·代表先锋”党建品牌,使党建与业务充分融合,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助推滨湖城市建设中,县人大机关注重突出人大特色,在机关党支部开展“五个坚持、五个过硬”活动,如主动参与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暨餐饮安全“你点我检、你点我查、你我同查”监督检查活动。在代表履职平台创建“三强四好”功能型党组织68个,先后组织实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幸福宜居家园”等主题活动12次,视察活动8次,接待群众12658人次,收集选民意见建议489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420多个,使群众普遍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在人大系统共同推进“为民履职先锋、民主法制先锋、公益服务先锋”三大主题行动。
强化建议督办。常委会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在推进城市转型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城建环资方面的建议意见数量逐年上升。仅县十三届人大一、二次会议确定的代表重点建议中涉及城建环资的有23件,纳入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5件。如《关于加快武宣县城东新区停车场停车位规划建设的建议》,常委会积极督办,县政府制定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并纳入武宣县大数据局智慧武宣项目范畴,已划定智慧停车管理停车位1419个,进一步缓解了停车难、行车难的矛盾。
打造“互联网+代表监督”新模式。与县纪委、县检察院三方联合贯通运用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信息化平台,形成“人大监督+纪委监督+公益诉讼监督”的鲜明特色,打造“代表随手拍、平台分类发、部门及时改、三方监督办”的联合监督大格局,推动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收到涉及污染防治、市容市貌9273条,占建议总条数79.12%,及时处理率达100%,办结率99.01%。如二塘镇代表在APP平台“有人拉来不明物体到武宣县六峰花山金属选矿厂厂房旁边堆放,下雨冲刷该不明物体,污染了其种植的桉树和果树”的建议后,县人大第一时间转办给武宣生态环境局,会同该局、县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到现场核查,核查后对此案件立行政公益诉讼案进行处理,现已完成对六峰花山金属选矿厂的处罚。
下一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监督工作,建立监督长效机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助推大美武宣建设,提升城市品牌,为武宣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
撰稿: 滕少娟
初审:覃浩和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