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制度优越性 护航大美武宣建设
9月26日,中共武宣县委宣传部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发布会,介绍新时代武宣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展和成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旭湘主持新闻发布会,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寿猛,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办公室主任覃大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滕少娟出席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宣县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与时代同步、同行,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依法选举或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10年共依法选举或任免国家工作人员727人次。实行宪法宣誓制度以来,已有463名国家工作人员公开向宪法宣誓。
依法监督更精准有力。十年来,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持续打好监督“组合拳”,促进法律法规实施,助力武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法作出“关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两个重要决议。2018年建成预算在线智慧监督系统平台。先后作出关于融资决议8项,用监督实效护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年来,听取了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专项工作报告259个;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县教育发展等开展调研38次;围绕县城区及可视范围内开山采石情况、黔江河饮用水质安全等开展视察活动29次;今年在全县10个乡镇全面推行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举办《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培训班26次。十八大以来,先后对《环境保护法》等46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2017年在全县成立首个立法基层联系点,让更多群众有序参与到立法过程中来。2018年,建成法院庭审在线智慧监督系统平台,提高监督效能,增强监督实效。
代表工作更富有成效。坚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选举产生1944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扎实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和进站主题活动,至今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142次。办理落实代表议案建议13100件,积极推动解决一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自身建设更规范严实。完善人大组织制度和会议制度16项,提升工作质量和议事效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坚持不懈改进会风文风。创建打造“绿水仙城·代表先锋”党建品牌,在机关党支部开展“五个坚持、五个过硬”活动,在代表履职平台创建“三强四好”功能型党组织67个。
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明显。创新实施“123456”工作思路,以“绿水仙城·代表先锋”品牌为抓手,动员县乡人大机关干部和人大代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武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大智慧”、贡献“人大力量”、做出“人大行动”。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武宣模式”。通过科学布局,现建成10个乡镇代表履职活动中心、58个村级代表联络站、10个代表联络点(微之家),在村屯织成一张全面覆盖基层的社情民意“搜集网”。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开展接待选民活动,仅2021年代表共接待群众400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和推动解决民生问题200多条(个),答复办结率达100%。2021年来所交办的218件代表建议全部在法定期限完成办理,代表满意率达98%,落实率为85.2%。
监督关口前移改善民生。人大“代表在线”APP信息化平台是武宣县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主动运用信息化思维谋划人大监督工作的新举措。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人大代表通过APP平台共反映各类问题11853件,已解决11739件,办结率为99.03%,代表满意率达99.94%,推动解决一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领域热点难点问题。
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今年,在10个乡镇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多途径、全方位征集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年初仅一个月时间就征集到初选项目108个。截至5月底,各乡镇已全面完成本年度票决工作,共计票决出涉及安全饮水、水利渠道、道路建设等11个方面68个民生实事项目,预算总投资8725.157万元。
图:陆原令
文: 陆原令 梁以松
初审:滕少娟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