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市人大:注重发挥代表作用 助力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近年来,合山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履职,把民族团结进步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城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平台作用,推进城市民族工作不断创新和持续深化。
人大常委会创新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促进各民族代表在会议期间履职有“质”,在闭会期间履职有“方”。人大会议期间,代表履行“五大职责”(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就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作审议发言;向大会提出或附议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的议案;向大会提交或附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表决权),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质量。
近两年来,参加“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的少数民族代表327人次,提出意见建议56条。如岭南镇里兰矿社区排水沟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在里兰矿社区民情沟通会上提出后,代表党礼凤在合山市第九届人大八次会议期间递交了《关于进一步改造里兰矿社区新办公楼旁边排水沟的建议》,得到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协调相关部门对排水沟进行整治。闭会期间,代表履行“五个一”职能(至少开展一次调研、办一件好事实事、提出一个建议、参加一次进站活动、参加一次学习培训),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促使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有方向、有方法。
近两年来,全市各民族代表开展见面会、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各类履职活动78场(次),收集代表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问题114条,帮助协调解决群众“身边事”97件。
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履职与多领域联动,引导各民族代表参与岗位服务,代表履职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法律服务等多领域结合。创新运用民生监督APP应用平台,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就近、就便对民生领域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对接纪委监委部门,通过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纪委监督”双联动监督作用,成为民生领域精准监督利器,让民生领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无所遁形。如在疫情期间,民生监督APP平台化身疫情监督“直通车”,代表积极反映疫情线索和问题,人大常委会联合纪委监委部门及时组织职能部门实地调研、分析研判、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条条有回音,借助小平台发挥大作用,确保“疫”线监督不掉线。
人大常委会推进代表联络站的建设,以代表为主体,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把联络站建设成为代表学习的“充电站”、履职工作的“加油站”、服务选民的“连心站”、督促整改工作的“监督站”,通过发挥“四站“式建设,畅通代表履职渠道,激发代表履职“动”起来。代表定期按时参加联络站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与群众交心谈心、组织代表走访、开设代表接待日、开展视察调研活动等方式了解群众意愿、掌握群众需求,为群众解困释惑,代言献策。如北泗镇六龙下寨屯是民族特色村,人大代表韦永冠引导下寨屯村民建起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史馆,将祖训、家训、下寨名人以及近现代以来各时期的农具陈列于村史馆,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又如岭南镇社区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深入辖区内,及时发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老旧小区改造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仅要立面美,更要注重道路交通、路灯安装、垃圾站、楼顶隔热防水等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功能提升等建议,向相关职能部门转达群众诉求和提出工作意见建议10多条,助推改造工作顺利实施。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合山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为推动合山市城市民族工作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文:杨伟华
初审:韦雄俊
终审:韦雄俊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