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助力“旱改水” 改出良田好“丰”光
7月29日,在兴宾区陶邓镇三洲村的大片稻田里,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就将金灿灿的稻谷归仓。
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兴宾区通茂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耀心里十分高兴:“我种植有水稻2020亩,亩产800斤,总产量预计160多万斤。”
这是陶邓镇积极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带来的成效。据介绍,该项目于2019年开始动工建设,2020年完工,实现新增水田面积2000余亩。2021年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土地全部流转,每亩800元,受益农户523户。
项目实施以来,该镇人大代表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服务等职能,成立工作专班,采用“5+2”“白+黑”工作模式,深入村屯,走进田间地头,向广大群众宣传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动员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同时强化监督,积极参与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配合镇党委、政府有序推进全镇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实施。
“陶邓镇旱改水项目的实施得到兴宾区各级人大代表的支持,兴宾区人大常委会也派出工作组具体指导,构建了市级人大代表、区级人大代表、镇级人大代表共同发力的格局。”陶邓镇人大主席黄恒波说。
“旱改水项目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让旱地变水田、水田成风景、风景成‘丰’景是我们共同的期望,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沟通协作,力争在旱改水项目建设中持续贡献人大力量。”来宾市、兴宾区两级人大代表覃永生说。
截至目前,陶邓镇累计立项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18个,共10539 .95亩,完成竣工验收涉及土地6306.38亩,新增水田规模 3002.44亩,新增粮食产能151.9万斤。
文:谭贵丹 何玲玲
图:盘摄波
初审:谭贵丹
终审:石晓琴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