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小事”中有篇基层民主“大文章”

——武宣县全面推行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2-06-08

近日,武宣县思灵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票决选出10件2022年全镇重大民生实事项目。这是武宣县全面推行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该县人大常委会始终高度重视票决制工作,将其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形式。该县常委会领导多次带队到10个乡镇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召开5次协调会专题研究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三里镇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年1月7日县乡人大工作务需会上,明确在所有乡镇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同时,将此项工作列入2022年度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年内票决制工作全覆盖。各乡镇也把票决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并将逐步探索形成“群众提、大家议、代表决、政府办、人大督、社会评”的新路子。

三里镇票决大会

在精准选题中凸显民意

各乡镇在人代会前2个月启动民生实事征集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微信群、QQ群等线上渠道,张贴公告、代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线下活动,多途径、全方位征集广大群众对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乡镇政府内设机构、直属事业机构也可以结合各自职能提出项目建议。

“我们最大愿望是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能够得到尽快实施,早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通挽镇尚满村民委村民黄世峰在“人大代表见面日”活动现场说道。

今年,10个乡镇共征集到民生实事项目108个。

乡镇政府组织乡镇站所负责人对征集到的项目按照急需先立、成熟先立、好中选优的原则认真梳理筛选,形成初选项目建议方案并提交乡镇党委研究。乡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从“可行性”“普惠性”方面充分考虑和论证对候选项目审核把关。各乡镇按照候选项目差额比例一般为应选项目数的20%~30%,共选定提交人代会票决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82个。

在规范票决中展现民主

在乡镇人代会上,乡镇政府将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乡镇人大主席团,由乡镇人大主席团确定代表应投票决定的民生实事项目数量。乡镇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就项目情况作具体说明,并将每一个候选项目的具体内容、实施主体、资金安排、确定过程等书面印发给每位代表。

各代表团负责人主动向乡镇人大主席团汇报审议情况,乡镇人大主席团审议通过后依法将候选项目提交大会票决。乡镇人大主席团提出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办法(草案),经代表审议、大会表决通过后组织实施。在全体会议上,由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产生正式项目。正式项目的得票应过全体代表半数,按票数从高到低确定,票决结果当场公布,并向社会公告。

武宣镇票决现场

人代会期间,组织全体代表对候选项目进行分组审议,审议时代表如提出询问,乡镇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到会回答询问、说明情况。“建好台村抗旱电抽站后,可以解决1400多亩农田用水难的问题,受益1500多户5300多人。”三里镇人大代表、东泉村民委副主任陈易勋说。

目前,武宣县各乡镇票决制工作进展顺利,10个乡镇已于5月底全面完成票决工作,共计票决出涉及涉及安全饮水、水利渠道、道路建设等11个方面68个民生实事项目,预算总投资8725.157万元。

该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莫红兵说,人大代表票决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从事后听汇报变成事前集体投票决策,抓住了提升民生工程质量与效益“牛鼻子”。代表票决制能让党委决策更加民主科学,让政府工作更加阳光透明,也让人大监督更加刚性有力,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行政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该县将综合运用集中视察、听取汇报、日常监督、实地检查、评估测评等形式,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及时督促乡镇政府做好民生实事项目责任落实、实施推进、后续管理等工作。

(陈泽锋 滕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