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镇精心打造华林社区涉侨人大代表联络站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重要精神,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在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要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现代化建设和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讲话精神,兴宾区凤凰镇严格按照“五三三”工作法建设华林社区涉侨人大代表联络站,进一步发挥涉侨人大代表作用,促进人大侨务工作接地气、查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强化“五大功能” 建好联系侨民的“小站点”
联络站扎实做好广纳民意、体察民情、推进民主、督办民意的履职工作。一是建好“宣传站”。依托八一文化中心的优势,把联络站建成面向侨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平台。二是开好“民意窗”。畅通侨民反映民意的渠道,协调推动有关部门解决涉侨“堵点”“难点”“痛点”“焦点”问题。三是架好“连心桥”。涉侨人大代表定期走访侨民,听取群众心中的呼声,全面阐释“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含义。四是站好“监督岗”。做好代表进站履职考勤,群众来访办事看得见,使代表自觉接受选民群众的监督,把联络站成为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哨岗。五是讲好“大课堂”。组织镇级宣讲团定期在凤华农场宣传宣讲党的涉侨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广西故事、广西人大故事和“侨”故事等。
紧扣“三好举措” 连接服务侨民的“关键点”
联络站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履职为民,助力振兴侨区新发展理念。一是打好侨牌、充当贴近民心的“联络员”。成立侨联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侨联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更好地为侨服务,广泛团结广大归侨侨眷,充分发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作用。二是做好服务、争当为民解困的“服务员”。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老干部同志及归难侨老人298人/次,发放慰问金22.4万元。组织开展为期5天的2021年在桂印支难民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班,提升困难侨民再就业能力。三是办好实事、担当群众致富的“参谋员”。进一步完善凤华农场排水渠道、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侨民的生活质量。积极办理场区重点议案,完成连心路2公里的巷道硬化工程。推广生态农产品生产技术,带动示范园区及周边辐射区域的侨民。联络站建设以来,共开展蔬菜、柑桔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培训10次,参加人员1236人次。
聚焦“三大目标” 撬动侨民满意的“大支点”
联络站定期组织涉侨代表深入归侨侨眷聚集地、侨资企业等,倾听侨界群众心声,收集侨界群众意见,解决侨界群众困难。一是聚焦政治功能,让党满意。发挥凤华农场党委主体作用,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落实党组织阵地保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二是聚焦民生福祉,让群众满意。以“公司+农户”的方式,侨民通过土地流转构建以柑桔种植、蔬菜种植为主,葡萄生产为辅的产业群,打造“产-供-销”的生产链,推出“凤侨优蔬”“凤华龙珠”等果蔬品牌,发展壮大侨民集体经济,实现经济“双赢”。三是聚焦产业发展,让企业满意。采取“农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4100亩四星级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周边1752户农户发展果蔬产业种植,为侨区新增2500个以上固定就业岗位,临时用工岗位每年达4000个。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一基地、一中心、一试种园、一包装线”打造2500亩四星级海升现代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带动周边地区和侨民发展10万亩的现代化柑橘果园,打造广西最大的精品特色柑橘生产基地。
下一步,涉侨联络站将进一步发挥涉侨人大代表的作用,推动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打好“侨牌”,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不断贡献人大力量。
(俞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