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多措并举促推《条例》实施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2-01-05

《来宾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实施以来,武宣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来宾市工作部署和要求,抓实抓细《条例》的实施。

地方性法规与规范性文件协同施策。为了更好地推进《条例》的实施,2021年11月25日,武宣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甘蔗叶)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明确露天焚烧秸秆管控种类,设立全时禁烧区和限时禁烧区,重申相关处罚规定和法律责任,强化社会监督。为了扩大社会监督覆盖面、实效性,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积极性,便于群众监督,《通告》还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对举报违反规定焚烧秸秆(甘蔗叶),一经查证情况属实的,给举报人予以奖励。

宣传引导与惠农措施双管齐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该县采取宣传车、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做到宣传进村入户,使《条例》家喻户晓,宣传氛围浓厚,取得实效。《条例》实施以来,宣传车流动宣传150余次,悬挂横幅890多条,文艺演出宣传90多场次,发放《条例》《通告》等宣传材料36900多份。二是强化服务惠农。2021-2022年榨季,该县制定、实施甘蔗叶打捆离田综合利用方案,县财政给予企业、组织和个人在武宣县辖区内开展机械化甘蔗叶收集打捆离田综合利用奖补20元/吨。采取“双免”办法,即企业、组织和个人利用机械免费为蔗农打捆离田作业,蔗农免费提供蔗地给企业、组织和个人开展蔗叶机械化收集打捆离田作业。2021年11月29日,该县召开2021年甘蔗叶机械化打捆离田综合利用现场会,工作人员首先对《条例》和全程机械化甘蔗叶收集打捆离田综合利用的作业补贴政策进行宣传、解读。随后,与会人员一同观摩甘蔗叶机械化打捆离田现场作业演示。目前,该县已有15台蔗叶打捆机,高性能打捆机每天可打捆蔗叶面积100至200亩,打捆好的甘蔗叶进厂价格在260~290元/吨。甘蔗叶收集实现就地收割、就地打捆、就地装卸、就地运输的全程机械化,既拓宽秸秆利用渠道,又增加蔗农收入,是目前解决露天焚烧甘蔗叶最好途径。

“二塘镇现有甘蔗面积6.1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0.40%,是全县甘蔗种植面积最多的乡镇。《条例》实施以后,甘蔗叶露天禁烧管控工作量和投入极大减少,管控工作事半功倍,更加有效。”武宣县二塘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

人大监督与政府监管共同发力。一是强化人大监督。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加强对《条例》实施情况的监督。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县人大法制与内务司法委员会工作人员不定时深入各乡镇开展《条例》的执行情况调研、检查,发现问题督促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及时改进、纠正,并要求加强对《条例》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加强对关键时间节点、重点区域的巡查监管,严格执法,维护法规权威,认真做好《条例》实施过程中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收集、上报工作,疏通《条例》实施“堵点”。二是强化巡查监管。该县人民政府成立执法队,负责对违反规定焚烧秸秆案件的查处工作;全县10个乡镇均成立有秸秆禁烧巡查组、144个村民委均成立有秸秆禁烧巡查队,负责辖区内秸秆露天禁烧巡查工作,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通过巡查管控,把违规焚烧秸秆消灭在萌芽状态。《条例》施行以来,该县及时处置4起露天焚烧秸秆行为,把焚烧秸秆违规行为解决在初始之时。

“下一步,武宣县人大将持续对《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保障《条例》全面有效实施,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武宣县人大法制与内务司法委员会负责人表示。 (陈文播 覃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