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之家”发挥大作用 奏响和谐“欢乐颂”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1-12-21

“自从有了人大代表‘微之家’,我们有空就聚到一起学习、交流,共话发展。”近日,武宣县通挽镇江龙村人大代表“微之家”里传来阵阵笑声。人大代表“微之家”是通挽镇在推进人大改革中,在深化“代表联络站”基础上,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推进联络站运行架构扁平化、代表零距离的全新尝试。目前,人大代表“微之家”已成为连接人大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在学习交流中搭建“大平台”

江龙村人大代表依托“微之家”,主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关注国家时事和政治热点,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并通过微信亲友群、微信朋友圈、村民小组会议等,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时事热点。今年以来,“微之家”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农房管控、交通安全、征兵政策以及新农合和养老保险缴交等200余次。

在服务群众中促进“大和谐”

人大代表“微之家”的建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大代表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激活人大代表工作的神经末梢,成了代表们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意见的前沿阵地。在一次闲谈中,“微之家”负责人韦芳华了解到村里很多老人腿脚不方便,不便到村委办理社保年审,便决定开辟便民利民绿色通道。对于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发动人大代表上门入户帮忙办理社保年审认证。手机登录年审系统、输入信息验证、人脸识别……代表们忙得不亦乐乎。老人们连声称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真贴心、真暖心。自从开展社保年审上门服务以来,江龙村人大代表累计为高龄、残疾老人上门服务共1000余人次,得到群众的赞扬和认可。

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大微力”

在社会治理中,人大代表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人大代表在引导群众思想转变,向上反映情况上发挥积极作用,在化解社会治理问题时提供智力参谋。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了萦绕在江龙“微之家”代表们心头的问题。人大代表在通挽镇推动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实行一体治理(简称“五事”共治),积极向村党委建言献策。人大代表通过日常调研、人大代表APP等形式畅通“五事”收集渠道,广泛参与“五事共治”,共同完善五事共治的合力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的治理闭环。

自人大代表“微之家”成立以来,共开展议事活动15次,参与代表、群众200余人次,商议事项26件,提交村党组织决议26件,落实反馈问题18个。这一桩桩好事、一件件实事,凝聚着人大代表的心血,也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凭借着群众对“微之家”的信任,代表们正在引导更多群众共同遵守村民公约、家风家训。

人大代表工作通过人大代表“微之家”,延伸了工作“手臂”,真正实现哪里有人大代表、哪里就有微之家、哪里就有代表服务,有效提升人大代表的社会动员力和组织影响力。

(梁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