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史学习教育和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帮助群众解决所需所想所盼之事,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用心办一件件小事让群众暖心
群众事无小事。武宣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领导干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有心把每件小事办好办实,温暖群众。
4月22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工委邀请来宾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武宣县农业农村局水果专家黄平平到桐岭镇和律村果场授课,给果农们讲解李果和沙糖桔的剪枝、施肥和疏花疏果等方面的技术,并一一解答果农们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果农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6月,时任武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钟龙辉到三里镇调研时,了解到三里镇旧集圩市场部分道路未硬化,路面坑洼,雨天积水,晴天扬灰,影响群众出行。钟龙辉帮助协调8万多元的资金,不到一个月就硬化好旧集圩市场的道路,群众赶圩、经商更加方便,获得广大群众的点赞。
11月11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莫红兵到三里镇五福村走访脱贫户,当了解到脱贫户李继光就业不稳定,家庭收入来源少、收入偏低时,莫红兵立即协调相关部门,帮助李继光落实到广西博宣食品有限公司做季节工事宜,增加家庭收入。
用情办一桩桩实事让群众舒心
武宣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用亲情和热情把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群众舒坦。
今年春耕生产时节,由于受到持续干旱天气的影响,通挽镇古佐、高椅等多个村屯旱情严重,早稻无水耙田、插秧,村民非常揪心。政协武宣县委员会主席、原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海音了解情况后,只用2天时间就协调解决近10万元资金用于修缮抗旱水井、抗旱抽水设备,及时解决当地群众500多亩早稻生产用水难的问题。
东乡镇武兰村脱贫不稳定户朱廷胜与其母覃兰朱相依为命,母亲患有肢体四级残疾,无劳动能力,朱廷胜患有肢体三级残疾和强直性脊柱炎,就读高中,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还要照顾残疾的母亲,因缺少劳动力、因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今年8月,朱廷胜考取广西科技大学,家庭生活如此艰难,就读大学的费用从何而来?朱廷胜户的帮扶人——武宣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一级调研员钟龙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为了让朱廷胜顺利进入大学学习,9月1日,钟龙辉经过多方协调,联合来宾市、武宣县相关部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将1万元助学金和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朱廷胜手中,解决了朱廷胜就读大学费用的燃眉之急。“如果没有老钟的帮助,我儿子可能就无法去读大学了。”朱廷胜的母亲热泪盈眶,感激不尽。
用力办一个个难事让群众安心
办难事看力度。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武宣县人大常委会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克服困难,下大力气帮助群众解决难点问题。
三里镇五福村民委佛子屯、沙手屯、上连塘等自然村屯的安全饮水工程水源是引用山泉水,近两年来,由于水源地周围大量种植尾叶桉、降水少等原因,山泉水水量逐渐减少,经常出现间歇性缺水停水现象,群众生活用水十分困难,迫切希望解决饮水水源不足的问题。虽然五福村民委多次向三里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部门汇报情况,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9月,武宣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在五福村调研工作时,了解到佛子屯、沙手屯、上连塘等自然村屯群众生活用水存在困难的问题,对此高度重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莫红兵多次进村入户详细了解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经过调研,决定将“解决佛子屯、沙手屯、上连塘等自然村屯群众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列为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头等大事来抓,并落实一名常委会副主任专门负责跟踪、督办。此后,常委会相关领导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商讨解决问题具体办法,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经过多方努力,筹措20万多元用于钻两口深水井、更换水管等。
11月初,钻深水井工作已经开工,预计12月底项目建设全部完成,佛子屯、沙手屯、上连塘等自然村屯村民的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受益群众达1000多人。“困扰我们多年的饮水难问题即将得到解决,我们可以安心地发展生产了。”村民由衷地说。
据统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协调、筹措70多万元资金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多件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群众广泛称赞。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长久之策,永远没有休止符。把解决群众期盼融入人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广大人大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莫红兵表示。
(覃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