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人大代表黄恒糯:履职担当 为民解忧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1-08-22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今年56岁的黄恒糯是武宣县禄新镇复旦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武宣县人大代表。任职以来,黄恒糯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己任,替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展现了一名优秀人大代表的风采。

建“处理站” 改善生活环境

“自从有了污水处理站,家家户户的污水都集中排到污水站,空气都清新了。”复旦村民委湾龙自然村村民黄少国说,湾龙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离不开黄恒糯的付出。据悉,湾龙屯是“十三五”自治区级贫困村,全屯人口80户379人,耕地面积约700亩,与兴宾区南泗乡相邻。在污水处理站建成之前,屯里的人居环境不容乐观,水泥路面经常是污水横流,不仅影响村民的出行,而且散发刺鼻的气味。

黄恒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先后5次到湾龙屯实地调查,找当地村民了解情况,并组织召开3次民情沟通会,与代表们一起商讨对策。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湾龙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是问题源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河流,不仅会造成水体污染,直接饮用受污染的水源或利用受污染的地表水灌溉农田,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最后,代表们建议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妥善处理污水,彻底改变湾龙屯人居环境现状。黄恒糯连夜将代表们的建议整理成文,并将建议提交镇相关部门。

代表们的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认可。2020年4月,由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71.509214万元的武宣县禄新镇湾龙屯污水处理站开始建设,同年6月建成。至此,湾龙屯家家户户都接通了污水处理管网,居住环境大有改善。

修“拦水坝” 解决灌溉之愁

复旦村与新学村毗邻,共用濠江水。随着拦河坝的修建,两村经济合作、人情往来日益密切。据村民介绍,过去,农田灌溉是群众的大事,两村相邻,共用豪江河水源作为灌溉水。雨季时水量充足,旱季时用水紧缺,大家常因灌溉水吵得不可开交。如何解决两村近45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改善两村群众不和睦的局面,成了黄恒糯的心头事。

“思想在哪里,行动就会在哪里。”一天,黄恒糯获得了可在濠江河途径新学村与复旦村的位置修建拦河坝的信息,心里非常开心。但这个项目需要两村达成一致意见,所有村民完全同意方可。为解决两村农田灌溉用水的问题,在修建拦水坝这件事上,如何在设计时做到不偏不倚?设计拦水坝高度的时,如何避免上游思布村农田被淹没?黄恒糯心里反复盘算,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黄恒糯积极联系新学村时村主任黄承办,与其说明情况,两人达成共识。最终,经过组织本村相关人员多次开会讨论,两村形成统一意见。2017年2月,项目开工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0.46万亩,拦河坝1座123米,渠道6.95公里,田间道路支路2.32公里,2017年8月建成。新增灌溉面积0.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3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46万亩,年节约水量45万立方米,新增优质粮食131.37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386.93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116.08万元,受益人口5240人。

“群众关心的事,就是我们人大代表关注的事。帮助群众解决了困难,看到群众脸上露出的笑容,我们也很开心!”黄恒糯说。

(彭力增、向国华、程宇瞰)